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
2021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双柏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践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紧扣庆祝建党百年主题主线,聚焦党史学习教育,高扬主旋律、壮大正能量,为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双柏行动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良好舆论氛围。
高举思想旗帜 加强理论武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
2021年3月,双柏县召开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对全年工作作出系统安排,明确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更好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深化理论学习,“关键少数”走在前、当示范、作表率
双柏县委始终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12次,示范带动各级党委(党组)开展中心组学习584次。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进行深入学习交流,筑牢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落实中心组学习巡听旁听制度,对8个乡镇党委和13个县级党(工)委、53个党组全覆盖开展巡听旁听,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得到新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定信念、指导实践,党的创新理论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认识的向导、实践行动的指南。
创新话语方式,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借助“查姆”文化影响,着力打造“查姆宣讲团”宣讲品牌,通过对象化、差异化、分众化、大众化的宣讲传播,让普通话变成不同群众对象听得懂的方言土语、行话术语,真正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持续引领着虎乡人民不断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构建“1+8+85+N”宣讲队伍体系,依托各类宣讲资源及“千名干部返乡讲党史”,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主题宣讲,开展覆盖城乡社区和村组的宣讲活动0.6万余场次,参学人数9.2万余人次,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深入研究阐释,创新传播方式,理论基础不断夯实
县委高度重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一批中心组学习研讨文章被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采用。策划推出“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微党课,大众化、通俗化阐释表达,将党的创新理论讲细、讲实、讲活,让广大干部群众学得进、记得牢、信得过、用得上。
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94个,实现县、乡、村三级阵地全覆盖。将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村史馆等阵地资源进行整合,按照“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群众最大化”的要求,打破部门界限和条块分割,以活动清单化管理,“宣传+”和“+宣传”有效融合,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理论宣讲就跟进到哪里”。
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激发磅礴奋进力量
全县宣传思想战线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首要任务,精心策划、周密部署,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社区,虎乡大地奏响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高昂旋律。
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高规格举办县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读书班,县处级领导带头作专题宣讲。把红色资源作为生动教材,把学习场所搬进红色教育基地,通过“红色资源现场学”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斗精神。主要领导带头领办8项民生工程10件惠民实事,全县广大党员认领为民办实事事项2.85万件,用实际行动为双柏高质量发展增动力、添活力。把信访积案化解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突破口,县委主要领导带头包案,绿汁江灌区提水建设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推进解决,信访积案化解工作经验在省委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上进行交流。
深挖红色资源,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影响力、感染力
用好县内革命烈士纪念设施,将党史学习教育课堂搬到旧址遗迹、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传承红色基因”系列主题活动77场次、网上祭扫革命烈士活动1147人次,开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250余场次。建成大型党史户外成就展,打造“红色公园”“红色广场”,创作“红色彝剧”《虎乡碧血》,将双柏红色党史搬上舞台,再现28名征粮工作队员为守护新生的人民政权而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将红色资源和党性教育活化为可看、可听、可参与的生动教材。
广泛热烈开展重大主题宣传活动,营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激发磅礴奋进力量的浓厚氛围
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线,在对标州委要求9个“规定动作”和3项创新实践活动基础上,精心组织开展学习身边典型、红色故事大家讲、千名干部返乡讲党史等9个自选动作,“干部大返乡、政策大宣讲、环境大改善、产业大发展”“融媒问政”等做法形成双柏县党史学习教育的典型经验。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书法美术摄影展、歌咏比赛、党史知识竞赛、“两优一先”表彰、“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发放、“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宣誓等活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唱响“党的光辉照虎乡、虎乡人民心向党”的最强音。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聚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州、县党代会精神,精心策划开展“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等专题宣传活动,全面展现现代化新双柏建设的新成就、新作为,宣传报道浓墨重彩、亮点纷呈。
讲好双柏故事,为党的百年大庆记载伟业、展示辉煌
统筹广播电视、网站、“七彩云端”、微信公众号、抖音等融媒体资源,高质量采写和推送一批反映双柏经济社会发展宣传稿件。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云南日报、云南广播电视台、楚雄日报、楚雄州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采用稿件2600条(篇)。
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民生需求,用镜头和文字真实地记录双柏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双柏县融媒体中心编辑制作播出《双柏新闻》156组1493件,中央和省、州主流媒体刊播新闻263余条(篇)。聚焦COP15宣传主题,《我们,一直在》视频演讲获得COP15国际网络视频演讲大赛三等奖,是楚雄州唯一入围并获奖的作品。新媒体产品《巧了!“美猴王”遇上“孔雀公主”》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出,其影像融入生物多样性大会Logo元素;借助云南日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与西畴县、南涧县开展“云端连麦——绿水青山如何打造成为金山银山”直播活动,直播观看人数超110万,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达47.8万人次。
不断壮大主流舆论,让主流的声音覆盖主阵地
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线,深入开展“永远跟党走”系列群众性主题活动,举办主题晚会、青少年专场、老干部专场等文艺巡演28场次。通过大型户外广告牌、LED电子屏、悬挂旗子、交通隔离栏等载体,营造隆重、热烈、喜庆的社会氛围。组织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级党组织收听收看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及庆典实况转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兴起热潮。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勇于开展舆论斗争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四种责任”和“九纳入、一列入、五作为”工作制度。成立意识形态工作专项检查组,与十四届县委巡察同步对16家县级单位开展意识形态专项检查,点对点反馈问题并督促整改。举办2021年双柏县通讯员和网评员队伍培训班,进一步增强全县宣传思想干部“四力”。强化“扫黄打非”和版权执法,加快形成多领域、跨部门的综合治理机制,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效果,营造了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文化强县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模范就是一种风尚。杨绍兴、王梅波、杨绍兰、苏丕军等荣获2021年度云南省见义勇为群体受到省人民政府表彰。深入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和道德模范评选,评选第一届“新时代双柏好少年”5人,2人获评“新时代楚雄好少年”,16人获评州、县道德模范。
加强新时代双柏县社会动员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申报评定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个、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个。深化思想认识、凝聚创建共识,全力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村镇、省级文明校园复评和创建,9家省级文明单位顺利通过复评,新创评省级文明单位3个、省级文明村镇1个、省级文明校园1个。
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广泛开展“逢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全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文明志愿服务活动3810场次,参与人数2.16万余人。
抓好《哀牢山文艺》《彝乡文化》出版发行,积极推荐优秀文学作品申报项目扶持,苏轼冰长篇纪实文学《红旗漫卷哀牢》列入“庆祝建党100周年云南长篇扶持作品”选题、长篇小说《虎山誓言》由南京大学扶持出版。李玉超散文集《楚雄书》获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重点作品扶持,《双柏文学作品选编(第二编)》结集出版。
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网上复评,县图书馆保持国家一级馆称号。开展送戏下乡81场,受众3万余人次。持续推进农家书屋建设,投入资金18.8万元为94个农家书屋补充图书0.7万册。民族体育竞技类项目“打陀螺”成功申报为国家非遗项目,安龙堡乡花鼓节入选国家文旅部百姓大舞台示范项目,中国彝族虎文化节入选云南省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双柏县入选中国文化百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