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霜荏苒,岁月不居。时光是忠实的见证者,也是伟大的书写者。2021年是两个一百 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节点,是铸就辉煌的一年,更是砥砺奋进的一年。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指引伟大事业,回眸2021年,楚雄市宣传思想战线礼赞百年风华、凝聚奋进力量,总结历史经验、坚持守正创新,唱响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高昂旋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好楚雄新篇章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高举思想旗帜 筑牢理论根基
科学的理论,闪耀真理的光芒;伟大的思想,激发奋进的力量。一年来,楚雄市宣传思想战线始终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不懈抓好思想理论建设,不断把政治理论学习引向深入,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愈加巩固。制定实施《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意见》,坚持以上率下,认真组织开展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9次,带动全市各党委(党组)和市属部门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713场次,集中培训党员干部6万余人次,落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机制,派出15个列席旁听工作组开展29场列席旁听,经验做法在全州经验交流会作交流,理论学习持续升温;打造“威楚鹿鸣”宣讲团品牌,整合216支基层特色宣讲队伍,建设40个百姓宣讲示范点,依托“两中心一平台”,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精心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宣讲活动1530余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宣传宣讲成效显著;打造高地,加强理论研究阐释开展课题研究,刊发《威楚社科》4期,登载理论文章70余篇,积极撰写主题征文、调研报告、网评文章100余篇在学习强国、云南网、楚雄日报等平台发表,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威楚大地绽放出更加璀璨的真理光芒;建强用好社会动员体系,整合集成“两中心一平台”“一部手机治理通”等基层宣传品牌的对内动员功能,学习强国学习情况长期位列全州前列。
赓续红色血脉 凝聚磅礴力量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楚雄市精心策划实施庆祝建党100周年4类14项43个特色鲜明系列庆祝活动,在全市营造热烈喜庆浓厚的节日氛围,引导各族群众唱响“永远跟党走”的主旋律。全市始终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部门各乡镇结合地区和行业实际,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结合起来贯穿2021年全年。积极整合“威楚红色文化走廊”资源,打造“党校第一课”教学基地,建好用好楚雄市党群服务中心、子午云龙党史党性教育基地,依托州城乡规划展示馆和中共楚雄支部纪念馆等资源,组织“楚雄城市记忆”成就展、乡村红色文化展等红色展览,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历史的脉络中、城市的变迁中深刻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成就。据统计,全市各级党组织共开展主题党日活动5000多场次、“四史”学习教育2000多场次,开展各类读书班、专题培训1500余场次;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市民生实事计划、为民办事清单已办结完成32128件,办结率达100%;总结挖掘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好经验、好做法,80余条党史学习教育经验被新华社、人民网、学习强国等国家级媒体刊载,工作经验在省、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交流,打造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楚雄市经验、楚雄市样本。
唱出时代强音 擦亮楚雄名片
2021年,楚雄市紧扣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主线,大力开展“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重大主题宣传,开设“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等专题专栏,在各级主流媒体报道刊播楚雄市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动态6000多条次;结合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全市重点工作、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六保”“六稳”、创文创卫、乡村振兴等重大主题,全力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中央、省级党政主要媒体播发楚雄市各类新闻信息1100余篇(条),州级及以上党政主要网站刊载楚雄市新闻信息3500余条,抖音、头条、视频号发布短视频1600余个。市融媒体中心制作发布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之楚雄故事:红家坡的守望》《中国共产党楚雄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开幕会直播》《在灿烂阳光下》多条新闻作品浏览量超过100万+、50万+;《云南省楚雄市:“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楚雄市:写好“乡村出彩”文章 实现“产业兴 农村美 农民富”》等稿件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中央主要媒体采用,“学习强国”融媒体作品双月赛多篇稿件获奖,有力有效扩大了楚雄市的对外知名度;“学习强国”平台建管用水平持续提升,用稿量和学习使用稳居全州第一位次,新闻报道传播力、影响力较好发挥,有力有效扩大了楚雄市的对外知名度;融媒体矩阵全面发力,着力在“融”和“通”上下功夫,实现“央地联动”“省州市联动”;将“融媒体中心综合服务平台”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一并统筹建设,依托云南电视台“七彩云平台”,建成并成功运营“七彩云端——威楚融媒”App,实现数据共享融通。将市域范围内多家网络媒体引入中心融合发展,为广大自媒体、文化企业设置了交流空间、免费直播间及直播设备,媒体深度融合基础更加夯实。
强化政治引领 壮大舆论阵地
楚雄市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明确市委对意识形态工作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的工作要求,并将意识形态工作多次列入市委常委会年度会议议题进行研究。持续加强新闻舆论阵地建设,媒体深度融合深度发展,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不断创新;建成全省首个非贫困县自筹资金“应急广播”系统;网民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持续增强,网络环境更加清朗;高标准、规范化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阵地建设;提升改造村文化室8个,“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时间37230小时;楚雄市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成效及经验受到省委网信办及州委、州政府认可,在省级评估中荣获全省唯一一家优秀等次。
弘扬主流价值 培育文明新风
楚雄市坚持“外在塑形”“内在铸魂”,统筹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引导推动社会树立文明观念、争当文明公民、展示文明形象,着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培育向上向善向美,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聚焦巩固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果、确保蝉联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目标,深入践行“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扎实推进“2+14+N”工作制度体系,构建常态长效创建新体系,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打造“1+15+N”文明实践阵地,搭建“8+N”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建设实现全覆盖、取得新成效;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3395场次,参与志愿者人数 102万人次,服务时长421万小时,在云南省首届志愿服务大赛中4个参赛项目荣获1银2铜1入围奖的好成绩,“点亮火把、温暖楚雄”志愿活动品牌进一步深化;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建设全面推进,发布活动项目1756个。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广泛开展“永远跟党走”“我为群众办实事”文明实践活动164场次;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乡风文明融合发展,扎实开展农村户外广告“假乱俗”乱象整治工作、“一约四会”制度实施工作、文明村镇、美丽庭院、“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工作,乡风文明不断改善,在全市营造了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全市通过选树模范,示范带动促创建,全年向州级推荐命名表彰道德模范4名,推荐省级道德模范1名。开展“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共评选表彰了“身边好人”19名,市级新时代好少年28名;最美公务员、人民法官段莉萍践行初心使命,用奋斗诠释忠诚担当,荣获第八届云南省爱岗敬业道德模范称号;把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列入市、乡、村三级宣讲的重要内容,弘扬了崇德向善的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组织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严格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娱乐场所、星级宾馆、景区、旅行社的管理,栗子园社区被评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
弘扬威楚精神 推动文化强市
楚雄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充分发挥独有的民族文化优势,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楚雄市创新“三下乡”活动方式,转变为“线上送演出+线下送服务”的灵活方式,通过网络录制展播微视频,在乡镇户外电子显示屏宣传展播,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习相关知识政策;持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公共文化活动场所126个,深入实施文化进万家、欢乐下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彝风大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质增效;建成集图书馆、文化馆、非遗中心“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数据平台和数据库,楚雄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顺利通过省级复核;编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实文学集和大型主题画册《百年旗帜》,文艺创作水平持续提升;组织文化企业参加创意云南2021文化产业博览会,助推楚雄民族刺绣企业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地方文化的影响力;持续提升彝人古镇、紫溪山等旅游景区品质,楚雄市对外影响力、美誉度和知名度得到不断提升,楚雄市被认定为全省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并成功入选云南省特色旅游城市,上榜“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榜单。
回眸2021年,楚雄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扎实有效、亮点频现,理论武装凝心铸魂、党史学习教育打造楚雄样本、文明城市金字招牌擦亮提升、数字乡村全国试点首战大捷、重大主题宣传有声有色、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全面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红红火火、媒体融合创新发展更加有力,一曲曲鼓劲发展的新时代壮歌在威楚大地激情荡漾,催人奋进。
逐梦新征程,奋斗创未来。2022年,楚雄市宣传思想战线将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担当作为、勇毅前行,不断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