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一直以来,历届楚雄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水利事业发展,始终把发展水利事业放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持续推进,全州水利工作呈现良好局面。
“十三五”以来水利发展取得较好成效
“十三五”以来,州委、州政府把水利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把加快水利枢纽建设作为全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坚定不移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高位推动小石门、桂花等重点水利项目工程建设,并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全州水利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全面提速的新时期。2016年至2020年,全州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327.5亿元,是1958年建州以来至2015年底累计完成水利投资231.3亿元的1.42倍,是“十二五”完成投资的2.3倍。截至目前,全州累计建成水利工程1.86万件,其中水库1378座(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30座、小一型水库183座、小二型水库1164座),水库数量居全省第1位,水库总库容达14.35亿立方米。
“十四五”水利工作开局良好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楚雄州水务工作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积极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州委州政府具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狠抓落实,努力向州委州政府、全州各族人民群众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项目工作成效明显。2021年,全州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91.24亿元,较2020年增长49.6%,完成州级年度目标82.31亿元的110.85%。争取纳入全省“兴水润滇”工程计划项目878件,总投资751亿元,占全省总投资的8.1%;拟纳入全省“四大工程”项目217件,总投资259.1亿元,项目个数和投资数位居全省第二。小石门大型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资金筹措力度持续加大。筹措州以上水利建设资金7.2亿元(含省水投资金),纳入2021年度省提前下达新增专项债券水利项目22个、总投资52.05亿元,下达水利专项债券资金14.91亿元,占下达全州资金27.9亿元的53.44%。
农村供水保障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进一步提高。扎实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三年行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农村饮水维修养护工程193件。投入水利抗旱救灾资金2000万元,累计解决83996人次、41021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完成6条主要河流河道采砂规划编制工作,治理河道22.69千米;在持续连旱的情况下,攻坚克难完成9.5亿立方米的蓄水。
水生态保护治理得到强化。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常态化规范化推动河湖“清四乱”,扎实开展“长江十年禁渔”等行动,建立完善了跨界河湖联防联控机制,率先在全省开展河湖岸线保护立法工作,划定河湖管理范围205条(段)5940千米,开展了16条河流、9个水库河湖健康评价,按期完成环保督察涉水问题整改,评定州级美丽河湖25件、省级美丽河湖5件。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7平方公里,双柏县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元谋县金雷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青山嘴水库建设管理局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河湖长制工作保持在全省前列。
水利行业监管全面加强。深化“放管服”改革,水利审批服务事项进驻政务审批大厅率达100%。完成全州38件在建重点水源工程腐败和作风问题排查检查,严格查处涉水不良企业2家。认真组织开展水利系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水闸工程安全运行、水利资金检查等发现问题整改,如期实现问题“清零”。
奋力开启2022年新征程
新时代标注新方位,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在全州上下深入学习贯彻省、州党代会精神及省、州水利工作会议和州两会精神的关键时刻,楚雄州即将迎来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的召开,这是楚雄州的一大喜事,也充分体现出省委、省政府及省水利厅对楚雄州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水利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极大地增强了全州尤其是水利干部战胜困难,加快水利发展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2022年,楚雄州水务工作将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在省、州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水利厅的关心指导帮助下,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大力践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专班推进法,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十条措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以更加昂扬姿态努力推动楚雄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新时期楚雄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水利工作至关重要。全州水利系统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十六字”治水方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突出重点、把握关键,踔厉奋发、勇创佳绩。全州水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计算目标值为104.93亿元,新增水库总库容1500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00平方千米以上,完成中小河流治理24千米以上,完成库塘蓄水9.5亿立方米以上,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水生态、水环境逐步改善,持续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2022年,楚雄州水务工作将在九个着力上开新局下功夫:
着力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上开新局。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扎实推进水利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筑牢党风廉政建设“防渗墙”。强化党委(党组)巡视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坚决抓好中央、省委巡视和州委巡察反馈意见整改。
着力在巩固水利枢纽地位上开新局。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水安全保障能力、更加优化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和更加完善的水工程运行管理体系,加快修订印发“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加快完善并充实水利项目“四库”建设;超前谋划、提前部署,做足做实九龙甸水库扩建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确保小石门等重点水源工程开工建设,为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的目标任务提供强劲的支撑。
着力在推进“四大工程”建设上开新局。加快实施“扩、连、调、供”四大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四大工程“效益好、占地少、易实施、推进快”的优势,破解占用“耕地、林地、生态红线”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制约。
着力在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上开新局。大力实施“兴水润楚”三年行动,全面加快新建中型、小(一)型水库以及6件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进度,完成5件中小型水库下闸蓄水验收和5件中小型水库竣工验收。
着力在全力抗旱保民生上开新局。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完善山洪灾害预警、水雨情测报数据传输系统;加强供用水调度,统筹做好库塘安全蓄水工作,毫不松懈抓好水旱灾害防御和防灾减灾工作。推进“数字治水”“数字兴水”建设,提升智慧水利信息化水平。
着力在农村供水安全保障上开新局。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确保不出现整村连片停水、断水等问题。加强农村饮水工程监管。加快建设2021年农村供水安全保障项目,开工建设2022年度项目,确保年内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
着力在深化水价综合改革上开新局。全面推进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抢抓大中型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机遇,坚持工程措施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并举,对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完善计量设施、落实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合理调整农业用水水价、落实田间工程管护主体,确保完成今年省下达的改革任务。继续深化农村供水水价改革。全州上下要推广元谋县、姚安县农村供水水价改革经验,科学合理核定农村供水水价,确保工程良性运行。
着力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上开新局。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总体要求,坚决打好“河湖革命”攻坚战,推动河湖长制工作从“有名”“有实”向“有能”“有效”转变。持续推进美丽河湖建设,以打造河道景观带和水库风景区为抓手,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美丽河湖。
着力在强化水利行业监管上开新局。狠抓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强化水资源利用监管,加强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进一步规范水利建设市场秩序,加强水利工程招投标管理,推动形成监管严格、行业规范、竞争有序的良好水利市场环境。狠抓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扎实开展全州水利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守住安全生产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