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hhszfxxgk-/2023-0214005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统计局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23-02-13 16:22:47 文  号:
标 题:
楚雄州2022年“2+5+3”重点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楚雄州2022年“2+5+3”重点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2022年,州委、州人民政府在经受新冠肺炎疫情反复、散点爆发的冲击下,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稳增长两手抓,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产业链布局、打造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旅游文化、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现代商贸物流5个千亿级产业,培育烟草、新兴服务、数字经济、绿色化工、房地产、金融6个百亿级产业,发挥稳经济政策最大效能,推动楚雄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为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年来,通过各级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国民经济重点行业持续恢复向好,“2+5+3”重点产业实现稳步增长,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为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2022年,全州“2+5+3”重点产业实现增加值1280.7亿元,占全州GDP比重达72.6%,对全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3.6%,拉动全州经济增长5.6个百分点。

一、楚雄州原“2+5+3”重点产业发展情况

(一)烟草、冶金两大支柱产业稳步发展

烟草产业是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促进全州经济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支柱产业。2022年,烟草产业实现增加值132.12亿元,增长4.9%,占十大重点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3%,占GDP的比重为7.5%。

冶金产业是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较大的产业。州委、州政府切实采取有针对性的稳增长、促发展政策措施,各企业克服困难,化解压力,冶金产业实现平稳增长。2022年,冶金产业实现增加值66.57亿元,增长6.5,占十大重点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2%,占GDP的比重为3.8%。

(二)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等五大重点产业对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楚雄州高位推动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机构,统筹力量,整合资源,围绕产业发展目标,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产业发展,在疫情防控和药品需求激增的情况下,中成药、民族药、化学药制剂等彝医药企业快速健康发展。2022年,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实现增加值99.69亿元,增长10.2%,占十大重点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8%,占GDP的比重为5.7%。

旅游文化产业:以挖掘彝族文化的“根”和“魂”,实施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特色化国际化高端化智慧化三大战略为引领。2022年,旅游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6.3亿元,增长12.1%,占十大重点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4%,占GDP的比重为3.2%。其中:旅游产业实现增加值34.75亿元(旅游收入数据由文化旅游局提供),增长13.0%;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1.55亿元,增长8.1%。

新材料与绿色能源产业:2022年楚雄州新增光伏、太阳能产能348.5万千瓦,建成投产风电场2个、光伏电站6个。大姚县石板箐和大平地光伏基地项目实现全州首批并网发电,元谋县帷盛、美跃2户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落地投产,100万千瓦金沙江干热河谷复合型光伏平价上网基地项目加快推进,华能166.5万千瓦光伏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武定县万德村光伏发电项目、牟定县开工建设集中式光伏项目13个加快推进。二是储能项目初见成效。姚安远信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投产,随着楚雄州储能项目的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垃圾电”将大有可为。

2022年,新材料与绿色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54.1亿元,增长9.5%,占十大重点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2%,占GDP的比重为3.1%。其中:绿色能源实现增加值34.56亿元,增长0.8%;新材料实现增加值19.54亿元,增长28.2%。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一是绿色硅产业日益壮大。全州有楚雄隆基、禄丰隆基、晶科、宇泽4户绿色硅光伏企业,绿色硅产业链初步建成,在建产能分别达到30GW单晶硅拉棒、80GW切片、10GW电池片。1-12月,绿色硅产业产值预计达407.07亿元,同比增长121.4%,实现增加值100.9亿元,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65.7%。二是绿色钛产业快速发展。2022年,全州拥有钛产业规上企业16户,全年预计实现产值75.9亿元,同比增长24.8%,预计实现增加值16.5亿元,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4.8%。从武定到禄丰勤丰、土官的带状区域内,形成了从钛矿采选到高钛渣、钛白粉、海绵钛、钛材加工等较为完整的钛产业链,楚雄州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唯一一个拥有完整钛产业链的地区。同时加快推动楚雄州与宝武集团的合作,围绕“钢+钛合金”打造新型产业,助力钛产业进一步发展。

2022年,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实现增加值107.4亿元,增长85.9%,占十大重点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4%,占GDP的比重为6.1%。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产业:一是以元谋县为代表的80万吨蔬菜种植,入选省“绿色食品牌”9个,“打造高原冬早蔬菜牌,富农创汇增效益”入选2022年全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二是花卉产业加快发展。以姚安县花卉产业成功创建为标志,通过云南菲丽雅永生花加工、楚雄汇友花卉包装产品制作、潘祥记鲜花饼生产、贵州醇鲜花酒等龙头企业为主的21户知名花卉种植龙头企业落户姚安,花卉产业链的初步形成,花卉产业向提质加速,强有力的支撑了农业增收。

2022年,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产业实现增加值355.2亿元,增长6.0%,占十大重点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7.7%,占GDP的比重达20.1%。

(三)石化、现代商贸物流、新兴服务等三大培育产业稳定增长

石化产业:2022年,石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8.25亿元,增长10.7%,占十大重点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占GDP的比重为1.0%,是十大重点产业中经济总量最小的产业。

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全力以赴促消费暖市场,开展了汽车消费政策、促进全州经济稳定增长。2022批发业增长11.2%,零售业增长5.4%,住宿业增长14.6%,餐饮业增长10.4%。2022年,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实现增加值179.51亿元,增长4.1%,占十大重点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0%,占GDP的比重达10.2%。

新兴服务产业:新兴服务业总量规模迅速扩张、内部结构持续优化、空间分布趋向合理、集聚效应明显增强,楚雄市区和各县县城为服务业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聚集了服务业各种行业、各种业态、各种经济类型以及各种规模的企业或机构,聚集了总部经济、现代流通、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态。2022年,新兴服务产业实现增加值211.55亿元,增长4.8%,占十大重点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占GDP的比重为12.0%。

二、楚雄州原“2+5+3”重点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

多数企业生产加工设备现代化、自动化程度不高,设施设备滞后,劳动生产率水平低,在人工成本大幅提升的当下,低端的、传统的加工生产工艺无法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市场的、畅销的产品也难以做强做大。

(二)产品、服务档次低,增加值率低

一是相当一部分企业产品开发能力和更新能力低,新产品、新服务引进不足,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不高,初加工产品多、劳动密集型产品多,同质性服务多,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和服务少。二是部分企业的增加值率低,产值大,增加值少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企业增加值率不到5%。

(三)企业融资困难依然存在

贷款获取难、财务费用高,企业融资难,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的营收,而营收不理想不仅带来资金流紧张,同时还对企业的下一步的发展造成影响,当企业急需资金的时候,资产薄弱的痛点就显现,造成恶性循环。

三、做好2023年5个千亿级、6个百亿级重点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工作专班力度,着力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针对我州企业少、散、弱的现状,依托工业园区建设的契机走专业化生产、个性化服务的路子,针对县市地理区位优势走特色化、个性化路子,凭借气候、环境优势走广辐射,大产业路子。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一企一策,分析企业自身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通过不断努力,最终达到一园一优势,一区一特色,最终达到产业链延伸做强做大企业,产品特色明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二)政策优惠和奖补鼓励双管齐下

对企业生产线改造提升,引进自动化、现代化设备,引进高端人才研发团队的,在政策优惠和奖补鼓励上给予政策支持,包括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保护政策、税收减免,政府主导发展产业实行项目直补、政府贴息等。

(三)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产品的“含金量”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在行业布局、可行性论证等方面严格把关。二是一旦批准立项,在资金筹措、统筹协调上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保证建设项目配套,按期建成投产,避免项目“先天不足”。对既有存量:一是要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对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耗能多、浪费大、成本高的企业加大技改投入。特别是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千方百计向上级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水平。二是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三是加强财务核算,做好普查工作和成本费用核算工作,真实客观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同时,把经济发展的量化指标一并展现。通过提高企业增量和存量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使产品和服务提升的优势成为我州经济增长的动能。

(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融资难、融资贵多年来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绕不开的话题。企业的发展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不可能一投产就是几亿、几十亿的产值,因此,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中小企业在我州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解决了大量的就业压力,对就业贡献突出的中小微企业急需得到扶持和发展。二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能巩固现有的有利经济局面,同时还是经济改革、强化创新、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的重要阵地。需要政府、金融和企业多方面着手,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环境、使众多中小企业在发展壮大中提升自身“造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