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23-1230003 公开目录:州委文件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23-12-30 17:06:51 文  号:楚发〔2023〕15号
标 题:
中共楚雄州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的实施意见

中共楚雄州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的实施意见

(2023年12月29日中国共产党楚雄彝族自治州第十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从今年到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关键期。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着力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推动打造滇中崛起增长极、现代农业示范区、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取得积极进展,为全面完成“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工作主题,以主题教育为抓手,切实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1.强化理论武装。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采取党委(党组)会学习、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多种形式,深刻理解、准确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涵,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具体实践。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提升能力素质,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努力在“接地气”中聚民力、“查实情”中增动力、“解民忧”中强合力、“破难题”中提效力。

3.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把“学思想、学指示、学部署”与“增认识、增学识、增干劲”有机结合,答好“五道思考题”,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三检视三克服”为标尺,认真检视自己静下心来读书没有,坚决克服理论学习浅表化;检视自己扎扎实实解决问题没有,坚决克服形式主义走过场;检视自己扑下身子抓落实没有,坚决克服学用脱节“两张皮”。

4.让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持续强化州委“一十百千”宣讲体系,建强百姓宣讲团,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县百乡千村行”宣讲活动,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清楚,让广大群众听得懂、会落实,让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在楚雄大地落地生根。

二、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扎实推进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5.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种粮农民收益补偿机制,良田、良种、良法、良技齐抓,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流转土地和代耕代种模式开展粮食种植,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进粮经协调,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构建粮食到养殖的增值链条,提升粮食生产效益。

6.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紧盯年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低收入群体,完善监测帮扶机制,落实就业帮扶“九个一批”和产业帮扶“八个一批”促增收措施,强化“风险排查、对象识别、动态帮扶、风险消除”闭环管理,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深化沪滇协作,推进“组团式”帮扶,持续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

7.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健全联农带农机制,用好“公司+基地+农户”“金融+保险+肉牛”“企业+传承人+绣女”和政企共建农业“飞地园”等模式,推动“政策帮扶、产业覆盖、技术服务、利益联结、金融支持”五到户,促进经营、工资、资产、转移收入协同增长。到2025年,引导全州80%以上农户参与农业规模经营,力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万元以上。

8.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建立多元投入、股份合作等机制,依法合规盘活村集体闲置土地、林地等资源,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提升村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到2025年,全州所有行政村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以县为单位,行政村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达到10万元以上。

9.激活农村发展活力。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深化集体林权、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善金融支农服务体系,用活“金牛贷”“生猪活体抵押贷”等信贷产品,积极探索农产品“保险+期货”模式。

10.着力加强乡村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打造特色风貌。推进水源工程、灌区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农村公路畅通、数字乡村等“八项工程”建设。学习浙江“千万工程”做法,推广牟定经验,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乡村环境由“一处美”向“处处美”转变。健全村规民约,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到2025年,打造100个“千万工程”示范村(行政村)和3000个提升村(自然村)。

三、加快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开放经济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省委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的部署,因地制宜发展“三大经济”,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1.着力资源转化利用。强化“项目为王”理念,建立项目策划、包装、储备、招商、建设五张清单,以项目为载体,推动光热、矿产、生物、文化、土地等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产业配置、向支撑园区集聚、向重点县市倾斜,推动政策、项目、资源一体化整合,以资源换产业,提高资源配置和转化效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12.提高园区发展质量。实施开发区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完善园区配套设施,推动项目扩园、企业满园、集群强园,努力把楚雄高新区打造成为两千亿级园区,把禄丰产业园、牟定产业园打造成为千亿级园区,把武定工业园打造成为百亿级园区。探索跨区域产能共建模式,建立生产总值、税收等分享机制,建设飞地园、园中园、共管园。完善园区管理机制,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盘活园区闲置厂房,推进园区“腾笼换鸟”。

13.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抓住云南推动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国际大通道建设的战略机遇,深度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加强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出口加工基地建设,推进滇中海关驻楚办事处筹建,推动出口产品多元化,发展总部经济,努力打通楚景、双元等外联通道,塑造开放合作新优势。

14.全力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与发达地区产业园区的对接与协作,积极承接工业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转移项目,引入“链主”企业,推动“沪滇协作”向纵深发展,共建产业园区。支持企业装备、技术、工艺提升,促进东部市场、技术、资金、管理等优势与楚雄资源、区位等优势联动互补。

四、坚决打赢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实施产业强州战略,着力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形成产业、企业、就业协同联动。

15.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做强农业、突破工业、搞活服务业,发展壮大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文化旅游、生物医药和大健康、商贸物流等重点产业。强化创新赋能、金融赋能、数字赋能,实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努力在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上取得突破。

16.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打造高端蔬菜、精品花卉、现代种业、畜牧业、中药材等重点产业基地,推进农业发展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州。到2025年,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2.5∶1。

17.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着力扩光伏、配储能、强电网,扩大新能源装机规模,布局抽水蓄能项目,推进天然气发电,统筹配套送出工程建设,建设“风光水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打造全省新能源发展、“源网荷储”协同发展、省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三个标杆”。到2025年,力争绿色能源装机达2000万千瓦。

18.着力发展绿色制造。依托隆基、宇泽、晶科等企业,做大做强绿色硅光伏产业。依托龙佰集团、云南国钛等企业,延伸钛冶金、钛化工产业链,打造全球最大的海绵钛生产基地。以滇中有色为依托,推进铜产业链由冶炼向基材加工延伸。依托楚雄德胜钢铁、远信和全州石墨、钒钛磁铁矿资源,推动绿色钒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储能产业。依托云南锦润数控、大姚祥华等企业,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依托川至电子、鑫联环保,发展高纯磷、高纯镓、高纯铟生产。

19.做大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挥“云药之乡”优势,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有机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发展新型中药饮片,培育配方颗粒大品种,打造彝药品牌。提升工业大麻精深加工水平,开发高品质、高附加值终端产品。支持企业开展改良型新药、仿制药研发,发展化学原料药生产。

20.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升级。深入挖掘“禄丰龙”“元谋人”古生物资源,打造绿孔雀IP,推动景区景点提升,形成景点游、古镇游、康养游、研学游、乡村游等复合型文旅产品,打造精品文旅线路和品牌,促进旅游服务提升。提高节庆、文体活动策划操盘水平,办好火把节、“村BA”等节庆文化体育活动,持续打造“火火楚雄”形象。推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节赛融合,促进楚雄由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

21.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培育消费热点,促进城乡居民实物消费、服务消费稳步增长。落实促进电商高质量发展15条措施,加强城乡物流网络节点建设,推广楚雄、南华等“客货邮”经验,打通乡村快递服务“最后一公里”和农特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让便捷电商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五、全面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千方百计服务好经营主体,打造“楚雄效率”“楚雄服务”“楚雄诚信”营商环境新品牌,让经营主体多起来、大起来、活起来、强起来。

22.深化国企改革。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支持国有企业在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基金、担保服务、园区建设、特许经营等领域积极作为,用资产换资金、用存量换增量,促进国有、民营企业协调发展,推动国有平台公司实体化、市场化转型。

23.培育经营主体。实施经营主体倍增行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促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聚焦产业风口,突出产业链头部、创新链前端,强化“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资本招商。支持企业上市,努力实现主板上市企业“零”突破。到2025年,力争创新型中小企业达160户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50户以上。

24.提升服务水平。深化拓展“一颗印章管审批”,促进“联审联批”“容缺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推广元谋远达项目经验。贯彻“四个不得”要求,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落实优化营商环境40条措施,加强企业服务评价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做到日常联系服务“不断线”“不打烊”和无事不扰,推动政务、法治、市场、创新、人文环境全面提升。

25.强化政策落实。用好惠企政策发布平台,提高经营主体政策知晓率。落实惠企资金精准快速下达机制,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建立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库,形成向民间资本推介的重大项目、产业项目、特许经营项目清单。加强电力、用地等保障,积极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开展惠企政策落实“回头看”。

26.加强政企联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入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和商(协)会制度,州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班子成员每人至少联系1户重点企业和1户困难企业。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建立健全政府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及时回应民营企业关切。在涉企文件起草过程中充分听取民营企业家和商(协)会意见,形成可落地、能见效的措施。

六、持续推动绿美楚雄建设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守护好良田沃土、绿水青山、蓝天白云。

27.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七个标志性战役,推进重点区域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认真落实河(湖)长制,补齐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加强龙川江、星宿江等流域综合治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到2025年,10县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4%以内,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

28.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加强以绿孔雀为代表的珍稀濒危物种监测与保护。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金沙江和红河上游干热河谷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与修复,推动矿山生态修复,加强生态廊道、湿地项目建设。

29.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坚决防止“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进传统制造业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广新能源汽车,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等创建行动。探索碳汇产品开发和交易实现机制。

30.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措施和耕地轮作制度,守住492.27万亩耕地保护红线。实施节水行动,促进城市中水回用,推动农业工程节水、农艺节水。推动牟定国家级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促进报废汽车、废旧家电、退役电池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回收利用。

31.推进城乡绿化美化。深入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打造一批高品质绿美典型示范样板。坚持管绿、护绿、增绿、活绿并重,打通生态价值实现渠道,把“绿水青山”的美丽风景转化为惠民富民的美好“钱景”,让群众共享绿色发展的生态红利。

七、切实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2.持续推进教育补短板。增加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保供,推动义务教育强校提质,深入实施高中教育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塑造高等教育发展新优势,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探索“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产业工人模式。“一把手”挂钩联系1所薄弱学校,当好“编外校长”。到2025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以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占比达30%,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率达100%。

33.着力实施卫生补短板。实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推进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工作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开展薄弱专科建设,发展平台专科和特色专科。落实“一把手”当“编外院长”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州级统筹。推行“一窗通办、跨省通办”等新模式,建成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到2025年,力争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67张以内,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3.25人。

34.稳定和扩大就业。落实“贷免扶补”政策措施,开展万人创业培训助推经营主体培育行动。培养壮大产业工人队伍和技能人才队伍,实施“彩云雁归”创业计划,引导和扶持有能力的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返乡创业。推广永仁“幸福里”经验,提升就地就近就业组织化程度。有序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整治,规划新建一批零工市场。到2025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

3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增效挂钩联系“包保”机制,实施社保服务“康乃馨”行动,补齐农民工、被征地农民、新业态就业人员等群体参保短板。持续做好“惠民保”推广工作。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众的关爱。

36.加强住房保障工作。健全完善房地产市场管理、监测、预警机制,有效防范烂尾楼发生,做好“保交楼”工作。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保障农村住房安全。

37.统筹城乡供水工作。深入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和城乡供水一体化两个“三年行动”,加强抗旱应急保供水工程建设,逐步推行城乡供水“水网电网化”运营,持续巩固提升城乡30万人口饮水保障水平。

38.关爱留守儿童和留守老年人。深入实施留守儿童和留守老年人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构建关爱服务工作体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惠老阳光和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养老、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八、维护民族团结和确保安全发展

统筹发展与安全,固底板、防风险、除隐患、强治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和安全发展。

39.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实施“枝繁干壮”“幸福花开”“石榴红”“润土培根”工程,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

40.抓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季度安全检查制度,加强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城镇燃气、食品药品、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推进防灾减灾重点项目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应对能力。落实防汛“1262”预警响应机制,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损失。

41.切实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挂联包案规范化常态化,厅级领导每季度至少下访接访1次,县市和州级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每月至少下访接访1次,乡镇领导干部和村(社区)干部做到随时下访、开门接访、上门走访。借鉴永仁“三色识别、六措闭环、五级联保”排查化解纠纷做法,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巩固扩大一张清单明权责、一颗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体协同强治理改革成效。

42.着力防范化解风险。聚焦“四最”问题,积极应对网络安全风险挑战,有效解决群众利益诉求,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引导社会心理预期,有效缓释社会焦虑。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利剑作用,聚焦地方政府债务、国资国企等领域开展监督。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九、健全完善推动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

把抓落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强有力措施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在楚雄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43.做实调研成果转化机制。大兴调查研究,落实“深、实、细、准、效”调研五字诀,开展“四不两直”式调研,到实际工作中摸情况、听意见、想办法。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实现从“解剖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把调研成果从“纸上”落到“地上”。

44.做实民生实事落实机制。坚持行之有效的办实事工作措施,聚焦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愁事、急事、难事,以更大力度推进年度“十件实事”落实,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一个个具体事项办实办细办好,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45.做实专班推进工作机制。坚持重要工作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专班推进制,落实“一三季度集中陈述,二四季度现场观摩”制度,充分发挥专班“专业队”“攻坚队”作用,持续强化“专”的力量,努力形成“专”的效果。

46.做实争先创优比拼机制。聚焦发展目标,深入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按照“厘定目标、审定目标、亮出目标、调整目标、考核目标、运用目标”要求,认真落实日常监测、分析评估、跟踪问效等措施,推动形成“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干事创业生动局面。

47.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强化支持改革创新、鼓励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健全容错减责免责机制。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宽容”不“纵容”,加强监督检查、督查巡察,扎实推动躺平式干部、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营商环境不优、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等“7+2”专项整治。

十、以坚强组织保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全过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全面落实。

48.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牢重一线、重实干、重实绩、重公认的选人用人导向,聚焦“选育管用”,实施“一把手”能力提升计划,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49.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夯实基础、服务基层、关爱基层,实施提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三年行动,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不断提升各级党组织谋发展、抓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50.加强人才支撑。落实人才政策“40条”,聚焦产业、金融、招商、教育、医疗等领域,培养、引进、激励、使用好一批高水平高层次专业人才,凝聚创新、创业、创造合力。

51.推进清廉楚雄建设。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深入实施“清廉楚雄”十大行动,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向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全面覆盖,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52.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树牢正确政绩观,大力践行“三法三化”,强化“十种鲜明导向”,着力推动“四下基层”,答好“五道思考题”,纠治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和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四向发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楚雄实践”取得更大成效。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