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23-1207003 公开目录:联合发文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23-12-07 15:41:08 文  号:楚办通〔2023〕77号
标 题:
中共楚雄州委办公室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楚雄州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2023-2025年)》的通知

中共楚雄州委办公室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楚雄州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2023-2025年)》的通知


各县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州委各部委办局,州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局,楚雄高新区,州级各人民团体、各企事业单位:

《楚雄州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2023-2025年)》已经十届州委常委会第105次会议、十三届州人民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楚雄州委办公室

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 年 10 月 11 日

 

楚雄州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2023-2025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2023年全省乡村旅游现场推进会精神,深入挖掘我州丰富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以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制定本三年行动。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以农业农村为根本,以农业为依托,充分发掘乡村文化旅游特色资源,围绕市场化、产业化、特色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有效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以乡村旅游发展和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全州乡村振兴。

(二)工作目标

按照“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以农为本、特色发展,典型引路、示范发展,共建共享、融合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楚雄地处滇中,北邻四川省攀枝花市、东邻昆明市的区位优势,以农业生产为主线,农民为受益主体,充分激发农民群众发展旅游的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打造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乡村旅游产品和线路。按照全域化发展理念,推进乡村旅游与农业、教育、科技、体育、健康、养老、文化创意、非遗体验、文物保护等领域深度融合,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将楚雄打造为生态更加优美、产业更具活力、文化丰富多彩、特色愈发显著的省内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

到2025年,全州新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乡村旅游A级景区5个,云南省金牌旅游村3个,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6个,建设打造60个云南省特色旅游提升示范村,建设培育乡村旅游业态产品丰富、品质较高,与当地特色产业结合紧密、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省级和美乡村12个、州级乡村建设示范村17个,全州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2300万人次以上,乡村旅游综合收入130亿元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优化乡村旅游发展布局

1. 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带。依托“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绿孔雀之乡”4张世界级名片,立足资源优势、彰显地域特色、突出差异化和个性化,以城镇周边、主要交通沿线为重点,充分结合古村落、田园综合体、农文旅融合示范点、乡村旅游聚集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构建一批山美、水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乡村旅游示范带。到2025年,每个县市成功打造1至2条差异化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示范带。

(二)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

2. 巩固提升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村镇。围绕已建成的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6个省级旅游名镇、15个省级旅游名村、2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乡、14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16个省级民族特色旅游村,整合资源,加强管理,突出特色,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水平,积极培育和引入经营主体强化运营,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产品品质。

3. 融合发展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村镇。以全州建设打造的17个乡村建设示范村和示范村所在乡镇为重点,充分结合乡村规划建设、农村道路建设、数字乡村建设、服务设施提升、农房质量安全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工程项目,突出资源禀赋,实行一村一策,将乡村旅游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健全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丰富旅游消费业态;全面提升道路交通、旅游标识标牌、旅游厕所、游客中心、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水平。

4. 新建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村镇。以文化生态保护区、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重点,优选基础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庄,立足自然生态,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农耕文化、革命遗址遗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文旅资源价值,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建设要求,整合资源、因地制宜进行打造。至2025年,每个县市至少新创建成功或打造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创建成功1至2个云南省金牌旅游村或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新创建6个云南省特色旅游提升示范村,新建设培育乡村旅游发展较好的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个、精品示范村2个、美丽村庄3个。

5. 培育打造乡村旅游A级旅游景区。引导各地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将产品特色明显、基础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旅游效益显著、组织管理有序的乡村旅游村庄,打造成为A级旅游景区,壮大乡村文旅产业。推进双柏李方村、武定己衣大裂谷、南华雨露、姚安地索、双柏大庄等乡村旅游点创建A级旅游景区。

6. 提升乡村旅游住宿接待设施。积极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半山酒店、等级民宿、农家乐、乡村营地、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住宿接待要素,组织开展等级旅游民宿、半山酒店、休闲农庄创建工作,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住宿接待水平,到2025年,新建设30家以上等级旅游民宿、25家以上半山酒店、30家以上休闲农庄。

7. 提升乡村旅游餐饮品质。加大乡村旅游餐饮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从业人员烹饪技艺。深入挖掘本地餐饮文化内涵,鼓励引导各县市推出3至5道地方特色美食,如:禄丰山窝鸡和盐焖鸡、武定壮鸡、元谋火人烧烤、永仁芒果宴、大姚核桃宴、姚安荷花宴、南华野生菌美食菜系、牟定油腐乳、楚雄松毛宴、双柏彝家骨头参等。开展乡村美食宣传推广活动,到2025年,每个县市新推出 1至2条乡村旅游美食精品线路。

8. 优化乡村旅游特色商品供给。突出保护传承优先,活化利用乡村文旅资源,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开发一批以“金木土石布”为代表的乡村文旅产品;大力发展彝绣产业,开发彝绣产品,打造赛装节乡村T台秀等彝绣文化名片;积极开展非遗工坊建设,支持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传统工匠进行特色旅游商品生产,每个县市每年创建2家左右非遗工坊。拓宽乡村旅游商品销售渠道,举办相关展示展销活动,鼓励各县市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旅游休闲街区、游客中心等设立土特产品销售专区,依托农村电商等平台,开展线上营销和直播带货活动。

9. 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充分发挥我州气候、生态、交通区位、温泉资源、彝医药、生物保健等特色资源比较优势,通过旅游与农业、林业、文化、康养等相关产业和行业融合发展,大力开发自驾旅游、民俗旅游、健康养生、温泉养生度假、研学旅游、红色旅游、休闲垂钓等乡村旅游产品。依托禄丰市、武定县丰富的地热温泉资源和优质水库资源,加快推进武定喜鹊窝温泉旅游度假区、禄丰罗次温泉旅游度假区、禄丰市石甑子温泉康养小镇等温泉康养项目建设;依托楚雄市、禄丰市优质库塘资源,加快打造休闲垂钓基地,积极发展“垂钓+”新业态;依托楚雄市、双柏县、永仁县、武定县良好的生态条件、丰富的森林资源,加快建设楚雄紫溪山、双柏白竹山、永仁方山、武定狮子山等一批森林康养基地;紧紧围绕红色文化主题,培育打造乡村旅游红色文化精品,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楚雄段),提升大姚仓西红色文化公园、武定木高古红军长征纪念馆等红色旅游项目;以农业农村为根、以田园风光为韵、以文化特色为魂、以富民兴村为目的,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园(田园综合体)创建试点工作。

(三)提升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能力

10. 改善乡村旅游道路通达条件。依托“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的道路交通建设,推进实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通三级路工程,推动具备条件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开通旅游直通车或旅游公交,完善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交通标识标牌体系,提高交通导识水平。

11. 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省级旅游名镇(村)、乡村旅游A级景区为重点,优化提升电力、通信、燃气、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着力完善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洗手台、停车场、充电桩、导览解说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充分利用农村闲置资源,推进旅游功能化改造,提升旅游服务功能。

12. 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利用民族节日、习俗、农事活动等举办节庆、展会活动,提高当地文化影响力和旅游知名度。深入开展“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乡村春晚”“送戏下乡”等演出活动,发挥民间民族歌舞、传统戏剧曲艺的示范引领作用,综合利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组织开展夜间群众文化活动,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乡村文化体验。各县市围绕地方习俗、资源特色、节气与农事等打造2个以上有影响、有规模、有特色的节庆活动品牌,策划乡村文化节、美食节、采摘节、摄影节、户外运动节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在传统节日期间举办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各类活动,全面构建乡村旅游节事品牌体系。

(四)提升乡村旅游服务管理水平

13. 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结合数字乡村建设,积极推动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游客提供在线预定支付、智慧导览解说等服务,引导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经营户不断提升线上运营能力,提升服务人员导引、解说、购物等服务技能,为游客提供温馨的旅游服务体验。

14. 提高乡村旅游管理水平。健全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游客投诉处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完善制度方案,提升管理能力,及时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五)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市场主体

15. 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强化党建引领,以基层党支部为支撑,鼓励各地依托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下乡返乡创业人才领办乡村旅游合作社。鼓励乡村旅游合作社与其他合作社开展跨类型、跨区域合作,提升乡村旅游合作社专业化服务、规模化经营水平。

16. 做强乡村旅游企业。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州级、县市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公司作用,鼓励国有和民营企业投资乡村旅游。支持乡村旅游企业跨区域、跨领域开展交流合作。鼓励各县市出台优惠政策和纾困措施,帮助扶持乡村旅游企业发展,培育发展一批乡村旅游骨干企业。

(六)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17. 加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开发推荐力度。依托武易高速、杭瑞高速、京昆高速、永金高速等高速路网,有效串联跨县市的优质乡村旅游景区景点,推出 5条“快旅慢游深体验”、主题鲜明、丰富多元的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各县市依托区域内乡村旅游资源每年至少推出1条一日游或两日游线路,有机串联区域内核心景区景点、乡村旅游资源点等,着力推广休闲养生游、康养度假游、研学体验游、农耕文化游、乡野休闲自驾游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组织开展“乡村四时好风光”主题乡村旅游线路宣传推广活动,每年遴选推出5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鼓励旅行社推出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

(七)加大乡村旅游扶持力度

18. 强化要素保障。坚持依法依规,用好用足国家、省、州关于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政策措施,有效保障乡村旅游建设项目土地、林地用地指标,积极帮助办理项目所需土地、林地审批手续。

19. 加大金融支持。根据乡村旅游企业融资需求,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推广随借随还、信用还贷、融资顾问、常态化融资对接等更多金融信贷产品和服务,鼓励面向乡村旅游企业设立文旅金融产品。

20. 加强市场监管。大力推进乡村旅游规范经营,督促指导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守法经营,依法办理营业执照、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照。加大对虚假宣传、仿冒混淆、制假售假、缺斤短两等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充分发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作用,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

(八)强化乡村旅游人才培训

21. 抓好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和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推进落实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积极培育挖掘文化旅游带头人;举办旅游民宿、精品酒店、服务礼仪等培训班,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技能培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九)抓实乡村旅游项目招商

22. 做好项目策划和招商合作。立足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特色,高水平策划一批带动性强、融合性好、有市场核心吸引力的好项目、新项目。制定招商引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实行精准招商,力求招商项目落地见效。

(十)加强乡村旅游宣传推广

23. 加大乡村旅游网络宣传。运用新媒体技术,策划制作一批乡村旅游宣传片、短视频,加强与新媒体机构、线上运营商合作,广泛开展线上旅游宣传活动;从基层文艺工作者、致富带头人中选拔培养一批乡村旅游形象代言人,到2025年,各县市推出 1至2部乡村旅游优秀宣传片、短视频。

24. 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宣传。充分依托楚雄文旅融媒体矩阵,利用线上线下媒体平台,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展示乡村旅游形象,持续开展彝族火把节、永仁直苴赛装节、双柏虎文化节、大姚昙华彝族插花节、牟定三月会左脚舞文化节、武定牡丹文化旅游节、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等品牌宣传,提升全州乡村旅游在市场中的美誉度和吸引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州乡村旅游建设工作专班在全州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统筹协调作用,定期研究乡村旅游工作,加强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发展和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部门联系协作,通过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按照“州级抓总、县级落实”的原则,各县市要成立乡村旅游建设工作专班,全面落实各级责任,形成推动乡村旅游加快发展的工作合力。

(二)加强激励引导。将乡村旅游发展纳入全州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工作激励机制,州级按照现有奖励政策,对创建成为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乡村旅游点、等级旅游民宿等品牌给予奖补支持,鼓励县市出台有关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奖补政策。

(三)加强督促指导。州乡村旅游建设工作专班办公室要加强对各县市及成员单位乡村旅游建设工作的督促指导,定期进行调度,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