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544 |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词: | 发布日期:2014年02月20日 | 文 号: |
标 题:
楚雄州2013年在全省16州市的经济位次分析
|
成文日期: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544 |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词: | 发布日期:2014年02月20日 | 文 号: |
标 题:
楚雄州2013年在全省16州市的经济位次分析
|
成文日期: |
2013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复杂局面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在全国经济由高速增长期进入理性增长期的大背景下,楚雄州经济发展也面临工业生产持续下行、低速增长等不利因素。在此局面下,全州国民经济发展在严峻挑战中砥砺奋进,地区生产总值仍保持了2位数的增长,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向上的发展势头。现将2013年楚雄州主要经济指标与全省及16个州市作一简要的比较分析,以供参考。
一、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16个州市的位次情况
(一)地区生产总值
从总量看:2013年,楚雄州地区生产总值总量为632.5亿元,居全省第7位,比上年增加62.5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比2012年下降0.1个百分点。全省16州市居前6位的是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红河州、大理州、昭通市,楚雄州与全省排名第6位的昭通市差距为2.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45.3亿元,居全省第5位;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64.3亿元,居全省第7位;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22.9亿元,居全省第6位。
从增速看:2013年,楚雄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10.6%,低于全省增速1.5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4位,低于并列全省第12位的红河州、德宏州1.4个百分点,高于排在第15位的玉溪市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为7.1%,与普洱市、临沧市、西双版纳州并列全省第2位;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为12.3%,居全省第14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为10.4%,居全省第10位。
从与上年同期相比看:2013年,楚雄州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增速在全省16州市的位次均比上年下降1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总量在全省16州市的位次不变,增速位次下降1位;第二产业增加值总量在全省16州市的位次不变,增速位次下降5位;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在全省16州市的位次不变,增速位次由2012年的第12位提高到2013年的第10位,前移2个位次。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从总量看:2013年,楚雄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额为160.8亿元,居全省第7位,占全省总量的比重为4.6%。全省16州市居前6位的是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红河州、大理州、昭通市,楚雄州与排名第6位的昭通市差距为21.1亿元。
从增速看:2013年,楚雄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0.3%,低于全省增速2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5.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4位,低于排名全省第1位的丽江市17.2个百分点,高于排在末位的玉溪市4.1个百分点。
从与上年同期相比看:2013年,楚雄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全省16州市的位次下降4位,总额位次对比因2012年国家统计局未反馈各省、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绝对数,未能进行比较。
(三)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从总量看:2013年,楚雄州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51.8亿元,居全省第6位,比上年增加104.2亿元,占全省总量的比重为4.7%,比2012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全省16州市居前5位的是昆明市、曲靖市、红河州、昭通市、大理州,楚雄州与排名第5位的大理州差距为69.7亿元。
从增速看:2013年,楚雄州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30%,高于全省增速2.6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与昭通市并列全省第7位,低于全省第1位的红河州12.9个百分点,高于排在末位的曲靖市6.3个百分点。
从与上年同期相比看:2013年,楚雄州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全省16州市的位次不变,增速位次由2012年的第8位提高到2013年的第7位,前移1个位次。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从总量看:2013年,楚雄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10.6亿元,居全省第7位,比上年增加25.9亿元,占全省总量的比重为5.2%,与2012年持平。全省16州市居前6位的是昆明市、曲靖市、红河州、文山州、大理州、玉溪市,楚雄州与排名第6位的玉溪市差距为15.7亿元。
从增速看:2013年,楚雄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14.1%,高于全省增速0.1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3个百分点,与曲靖市、临沧市并列全省第1位,高于排在末位的昭通市0.5个百分点。
从与上年同期相比看:2013年,楚雄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省16州市的位次不变,增速位次由2012年的第14位提高到2013年的第1位,前移13个位次。
(五)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从总量看:2013年,楚雄州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56.4亿元,居全省第6位,比上年增加10.1亿元,占全省总量的比重为3.5%,与2012年持平。
从增速看:2013年,楚雄州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为21.7%,高于全省增速1.3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
从与上年同期相比看:2013年,楚雄州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全省16州市的位次由2012年的第7位提高到2013年的第6位,前移1个位次,增速位次由2012年的第9位提高到2013年的第2位,前移7个位次。
(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3年,楚雄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934元,居全省第5位,比上年增加2642元;增速为13%,比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
与上年同期相比:2013年楚雄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数在全省16州市的位次保持不变,增速位次由2012年的第13位提高到2013年的第7位,前移6个位次。
(七)农民人均纯收入
2013年,楚雄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357元,居全省第7位,比上年增加939元;增速为17.3%,高于上年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
与上年同期相比:2013年楚雄州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数在全省16州市的位次保持不变,增速位次由2012年的第10位提高到2013年的第8位,前移2个位次。
二、经济发展的特点
2013年楚雄州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在全省16州市排位中呈现“4保1升1降”态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第6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第7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第5位,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第7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第7位上升到第6位;地区生产总值从第6位下降到第7位,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在全省的排位基本仅处于中等水平。
2013年楚雄州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16州市排位呈现“5升2降,总体靠后”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第14位上升到第1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第9位上升到第2位,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从第8位上升到第7位,楚雄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第13位上升到第7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第10位上升到第8位;地区生产总值从第13位下降到第14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第10位下降到第14位。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全省的排位严重靠后。
(一)纵向比2013年楚雄州经济发展仅维持着稳步增长的基本面
虽然从2003年开始,楚雄州地区生产总值连续11年保持了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但经济增长仍然处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状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现代化水平低,第三产业贡献率仍然偏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重而道远。只有实现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才能促进彝州经济迎来新一轮较快发展。
(二)三次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助推力放缓
2013年在支撑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个百分点,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个百分点,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6个百分点,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8%、52.4%和33.8%。
三、经济发展差距
综合对比分析,楚雄州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发展速度偏慢
2013年在全省16个州市中,楚雄州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能排进前3位外,其他指标都在7位以后,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居第14位。楚雄州主要经济指标总量与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乃至红河州的差距都较大,与大理州、昭通市的差距也在逐年拉大。从楚雄州地区生产总值总量来看,今年已被上年排位在楚雄州后的昭通市赶超,与第5位大理州的差距从2012年的102.1亿元增大到2013年的128.3亿元。
(二)企业支撑能力较弱
2013年末楚雄州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7户、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133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法人单位210个、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122户、重点服务业企业49户。规模以上单位数量偏少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楚雄州的企业单位大多是中小型企业,支撑能力较弱,发展活力缺乏。
四、今后工作建议
(一)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首先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农业必须强、农村必须美、农民必须富”的要求,结合楚雄州实际,切实抓好第一产业的发展,同时要确保粮食安全。其次要继续做大做强第二产业。楚雄州经济在一段时期内仍然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要继续做大做强第二产业,特别是技术含量较高、资源消耗较低的产业。通过做大做强第二产业,为全州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有力支撑。再次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继续加快服务领域的改革步伐,要调整和优化服务业结构,提高服务业水平和层次,努力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二)坚持科技创新不放松,推动经济结构优化
科技创新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要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位置,把现代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极,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从而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改革封闭、单一的经济结构,形成混合型所有制结构,从而培育适应市场竞争环境和要求的多元化市场主体,打好“民营经济”这场战,培育楚雄州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四)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全面推进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不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就谈不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要化解区域间发展差距大的难题,努力争取实现2020年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承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