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525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4年06月10日 文  号:
标 题:
2013年楚雄州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及工资情况分析
成文日期:

2013年楚雄州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及工资情况分析

2013年,州委、州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创业环境,增加就业岗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全州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2013年全州生产总值实现632.5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6%,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稳步增长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全州单位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不同行业之间、不同经济类型之间人均劳动报酬差距进一步扩大,本期新登记的失业人数及新增劳动力增加,社会就业压力加大等问题不容忽视。

一、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和在岗职工总人数稳步增长

(一)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增长4.19%。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总人数增长,其中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下降。2013年末,全州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外商投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国有单位及集体企业改制后的公司以及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建筑业资质以上、商业和批发零售业限额以上和星级以上宾馆、饭店单位的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以下简称单位从业人员)187632人,比上年同期(下称“同比”)增加7542人,增长4.19%。分经济类型看,城镇国有单位从业人员103550人,同比减少8257人,下降7.39%;城镇集体经济单位从业人员3170人,同比减少79人,下降2.43%;其他单位从业人员80912人,同比增加15878人,增长24.41%。按企业、事业、机关分组:企业单位从业人员103117人,同比增加7664人,增长8.03%;事业单位从业人员51991人,同比减少495人,下降0.94%;机关单位从业人员32500人,同比增加668人,增长2.10%。

(二)在岗职工人数增长3.86%。2013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在岗职工人数160783人,同比增加5979人,增长3.8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减少,集体单位和其他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增加。年末国有单位在岗职工91315人,同比减少6589人,下降6.73%;城镇集体经济单位在岗职工2971人,同比增加90人,增长3.12%;其他经济单位在岗职工66497人,同比增加12478人,增长23.10%。按企业、事业、机关分组:企业单位在岗职工83162人,同比增加7309人,增长9.64%;事业单位在岗职工47932人,同比减少1009人,下降2.06%;机关单位在岗职工29665人,同比减少26人,下降0.09%。

二、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和在岗职工劳动报酬稳步增长

(一)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增长14.98%。2013年全州从业人员劳动报酬达742789万元,同比增长14.98%。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460161万元,同比增长3.01%;城镇集体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30328万元,同比增长28.57%;其他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252300万元,同比增长43.56%。按企业、事业、机关分组,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406291万元,同比增长16.99%;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219551万元,同比增长12.79%;机关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16885万元,同比增长12.57%。

(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1.40%。2013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2345元,同比增加4335元,增长11.40%。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7296元,同比增加5764元,增长13.88%;城镇集体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2875元,同比增加28184元,增长37.73%;其他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3259元,同比增加4143元,增长14.23%。按企业、事业、机关分组,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2927元,同比增加2508元,增长6.21%;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3935元,同比增加5165元,增长13.32%;机关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8043元,同比增加3715元,增长10.8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排名前6位的县(市)分别是:南华县46956元,楚雄市44882元,禄丰县43392元,姚安县43120元,永仁县40110元,大姚县40342元。

三、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的原因

一是企业单位工资增长较快。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稳步上升,如:金融、电力、烟草、采矿等行业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较高,以及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工资增长较快,部分企业发放2013年绩效工资,整体拉动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使我州国有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1.86%。

二是国家正常的调资因素动工资增长。1、政策性工资增长拉动机关单位劳动报酬增长。根据《楚雄州财政局、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十二五”期间调整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津贴补贴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2012年12月20日省财政厅下发的《大理、西双版纳、丽江、楚雄、保山、怒江、文山、德宏、昭通、普洱、临沧机关单位津贴补贴标准表》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的《大理等十一个州市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标准表》等相关文件精神,要求我州“十二五”期间行政事业单位津贴补贴调整分三步到位。2013年为第二次调标,自 2013年,生活津贴由原来的1040元调整为1220元,增加180元,改革性补贴由原来的140元调整为180元,增加40元,2013年1月1日起执行。全州机关、事业单位两次较大幅度的工资标准的调整,机关事业单位津贴补贴人均每月300元左右,带动了全州职工工资水平的增长;2、根据相关文件通知,2013年正常增加薪级工资和机关单位部分工作人员按年度考核结果,正常增加薪级工资和晋升级别工资。

三是兑现绩效工资,使职工工资增长。2013年7、8月份,州、县市有的企业、事业单位,兑现上半年奖励性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助推了全州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增长。

四是提高了最低工资水平。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云南省最低工资标准政策的出台执行,推动了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企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也相应增加。

五是投资行业的发展带动人员和工资的增长。建筑业、房地产业等行业的繁荣发展带动了全州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的增加。

六是集体单位工资持续大幅增长。由于联社城镇集体单位(农村信用合作社),农行“三定”方案的实施,以及各项惠农支农贷款的增加和业绩的提升,从而拉动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同比大幅增长,增长28.57%。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各行业职工工资差距呈扩大趋势。分行业看,各行业职工工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减,最高和最低行业职工工资差距继续扩大。在全州19大行业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列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1、金融、保险业106258元,同比增长12.88%;2、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68985元,同比增长13.86%;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54099元,同比增长45.43%。4、批发和零售业52221元,同比下降6.59%;5、采矿业51669元,同比增长1.77%;6、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48279元,同比增长11.22%。最低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18949元,同比增长8.98%。行业间工资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二)就业压力较大,供求矛盾仍然突出。尽管我州劳动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业人员情况仍呈现以下问题,一是就业岗位不足,二是失业人数仍然较多,三是下岗职工再就业和毕业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三)失业人员较多,社会就业压力加大。城镇下岗、失业、待业人员增多,就业形势严峻。据楚雄州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末全州上期末结转登记失业人数13918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241人,增长9.79%。期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4159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074人,增长8.21%,其中:女性6213人,同比增加419人,增长7.23%。登记失业率达到3.33%,同比上升了0.01个百分点。

(四)大中专毕业生待业人员达28195人。根据各县(市)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2013年大中专毕业生5617人,其中:本科2791人、专科2389人、中专437人。9月末全州各县市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1216人,其中:本科735人、专科441人、中专40人。9月末全州各县市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28195人,其中:本科8416人、专科11630人、中专8149人。

五、几点建议

(一)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政府要加大对企业要扶持的力度,出台政策,营造环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帮助企业向又好又快发展,促使职工工资增加。企业如果效益能大幅提高,企业职工工资就会随之上升,同时也可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也会拉动全州工资水平的增长。

(二)加强人员培训。要加强劳动力的岗前培训,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劳动保障部门要及时提供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做好用人单位和劳动力的供需对接,最大限度的实现劳动力的供需平衡。

(三)采取适当措施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管理与监督,整顿不合理收入,完善税收调节机制。其他行业应调节收入分配,理顺分配关系,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从制度和机制上突破,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尤其是低收入行业和群体,必须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生产一线职工工资水平,确保职工工资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同步,最大限度地缩小贫富悬殊带来的社会矛盾。

(四)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对有创业愿望的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组织其参加创业培训,提供创业项目、开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等后续服务。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助推百日攻坚”系列活动,通过就业政策宣讲、创业事迹报告、创业项目巡展、送岗位进校园、困难大学生走访等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

(五)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随着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财政收入的增长,收入增长的同时应该出台相应的增资政策,使全社会总体收入水平提高,带动各行业劳动者工资的相应增长,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