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速递 >> 正文

姚安县全域推进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

发布日期:2023-12-07 09:26:55 来源:楚雄日报 作者: 点击:[]

近年来,姚安县聚焦污水治理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变压力为动力,大胆改革创新,坚持“引、建、管、用”多管齐下,全域推进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实现镇、村、组、户截污全覆盖,为建设和美乡村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规划引领 凝聚工作合力

围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优化城乡主导产业规划布局,调整完善《姚安县“十四五”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减化肥高消耗农作物种植产业规划带,从源头上削减境内流域污染源,有效改善流域内水质与生态环境,持续巩固蜻蛉河、渔泡江、石者河、勐岗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果。全面摸清9个乡(镇)、77个行政村(社区)、677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编制《姚安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姚安县城乡污水治理项目规划方案》,完善近期、中期、远期治理目标,形成污水治理全县上下“一盘棋”“一张图”干到底的工作格局,分步实施解决污水接入“最后一百米”问题,实现县城、集镇、村庄污水治理规划建设全覆盖。

抓实项目建设 增强治理后劲

成立工作专班高位推动、靠前指挥,建立项目资金统一整合、工作力量统一调度、实施主体统一管理“三个统一”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县、镇、村、组四级人员积极性,加大项目协调力度,做到协调工作 好沟通、项目实施不延误,政令畅通、一竿子插到底,实现项目推进和污染防治高效运转,协同推进。精准吃透中央和省、州政策,紧跟投资导向,加强向上对接,主动跑项目、积极争取资金,解决项目资金缺口问题。累计争取集镇供水、污水项目省级专项债券、姚安县蜻蛉河流域城区段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中央预算等项目资金3.83亿元。发挥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公司融资建设平台职能作用,盘活资产,积极向上争取融资贷款5.56亿元,投入污水管网建设。探索建立信贷支持污水治理模式,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资金瓶颈。

聚焦蜻蛉河水体达标成果巩固提升,集中资金和力量补齐坝区污水收集配套设施短板,以“大投入”破解坝区污水治理“大难题”。累计完成县城主城区26个区域(街道、路段)污水管网埋设,实施乡(镇)污水主管网105千米和雨水管道12.2千米埋设,完成主干渠河底清淤9.88万立方米,实施坝区3个镇35个村(社区)242个村组所辖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110.5千米,分散建设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5座,实现镇、村、组、户截污全覆盖,集中解决占全县65%以上人口的姚安坝子居民污水收集问题,做到应收尽收,不让污水跑冒滴漏。

以优化全县水环境为导向,兼顾自然村人口数量、居住、居民生活规律等实际状况,因村施策、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模式和处理技术,全面启动7个山区乡(镇)污水治理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新建乡(镇)污水处理站7座,完成污水主管网埋设15.9千米、村庄支管23.12千米、入户管14.21千米,实现乡(镇)集镇所在地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实现提质扩面、全域推进。

实施面源管控 巩固治理成效

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全面实行沿河两岸200米范围内,推广“水稻、莲藕+豆、麦、油菜”和“烤烟+豆、麦、油菜”隔年轮作模式,推广施用有机肥23.97万亩,引导广大农民发展涵养水源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作物种植,有效改善耕地土壤质量。在全州率先出台《姚安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实施细则》,严格执行土地流转用途审批备案制度,从源头上严控化肥、农药施用量。

以蜻蛉河水环境治理为重点,推进临河村庄和沿河村落农村卫生户厕和畜禽粪污处理设施改造,实现农村粪污综合利用和达标排放。完成卫生户厕29433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7.3%;实施养殖户“三格式”化粪池建设改造,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备案登记在册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严控粪污直排。积极推进城镇垃圾收集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姚安县智慧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建设,投入资金1862.9万元,为乡(镇)配备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转运设施,探索建立“户收集、村转运、镇(县)处理”垃圾收运模式,完善农村垃圾清运保洁长效机制,聘用村庄保洁员1025人,加强村庄、沟渠、河道日常巡查保洁,村容村貌整体提升。

健全长效机制 提升运营效益

引入云南省水务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采用BOT模式对姚安县污水处理厂进行运营管理,投入资金5800万元,新建姚安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实现日处理污水能力1.4万立方米。建立完善污水处理费收取和政府兜底保障机制,对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以外的居民,由县财政每年拨付132万元实行兜底保运营,确保污水能收集、公司能运营、排放能达标,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同时,创新运维管护机制,制定出台《姚安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和维护管理,探索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共同分担机制,整合乡村公益岗人员力量,加强村组污水设施日常巡查和维护,推动形成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护长效机制,防止出现“重建轻管、无人维护”的现象,确保处理设施建成一个、运行一个、见效一个、维护一个,切实发挥好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