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开成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实施紫甸河生态河道治理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紫甸河属龙川江上游左岸支流,发源于姚安县境内的张家山,流经大平地、新民、新房子、凤屯、习咀资、五本、白土及吕合等地,于吕合镇下游1.6公里处汇入龙川江,九龙甸水库以上河流总长473公里,涉及楚雄州楚雄市、牟定县、姚安县、南华县1市3县。紫甸河流域呈长条形,地势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流域平均高程为2170米,其中流域最高点位于北部姚安县境内的三尖山,峰顶海拔高程为2897米,最低点为九龙甸水库坝址处,海拔高程1870米左右。流域内地势高峻,山峦重叠,河谷狭窄,流域内河道平均坡降9.15‰,主要支流多位于左岸,河道多贯穿于陡峭的山峦之中,接近九龙甸水库库区为河谷台地,库区两岸多为梯田。
二、紫甸河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水质监测站建设情况
紫甸河流域主要有九龙甸水库和伍纳本村外两个省控监测断面。2020年九龙甸水库断面水质1—12月平均为Ⅱ类,2021年1—2月为Ⅱ类,3—4月为Ⅰ类,水质为优。伍纳本村外断面2020年1—12月和2021年1、2、4月均为Ⅱ类,3月为Ⅰ类,水质为优。
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网络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云政办发〔2017〕12号)中关于“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加强水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要求,紫甸河伍纳本村外水质自动监测站于2020年9月建成投入试运行通过竣工验收,2021年正式投入运行。
三、流域内水环境治理工作情况
近年来,州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治理,水务和生态环境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大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积极推进河道治理、水污染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1.河道治理。2014年完成了楚雄市、牟定县境内15.5公里的河道治理,通过河道治理工程实施,紫甸河河道防洪能力达10年一遇洪水标准,保护人口0.74万人,保护耕地面积0.8万亩,保障了沿河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对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楚雄市境内还有大约6公里未治理。
2. 水污染治理。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减轻农村面源污染对紫甸河及九龙甸水库的污染,目前正在实施紫甸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项目为楚雄市龙川江流域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的子项目,实施地点为楚雄市吕合镇干田村委会下辖干田、下罗、习咀资、铁场、杨木、上罗、普家、罗家、李家村9个自然村,由吕合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项目实施方案已通过楚雄州生态环境局审查。项目总投资544.71万元,省补助资金541万元。项目主要为污水收集和污水处理两项工程,于2020年10月完成招投标工作,2020年11月开工建设。通过项目实施,配合农村环境管理机制建立和加强监管能力建设等项工作,使项目区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得到解决,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从源头上削减村庄污水污染,从而减少该区域进入九龙甸水库的污染物总量,促进水库水质进一步提升和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3. 水土流失治理。2011年在流域内实施了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凤新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8平方公里。
四、下步工作计划
1. 提前谋划河道生态修复与治理。楚雄州“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提出了提升水生态水环境质量,基本建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水生态体系的目标。其中涵盖龙川江中上段和元谋段、蜻蛉河中上段、星宿江禄丰段、永定河、礼社江、青山嘴水库、洋派水库流域8件大型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目前,龙川江楚雄市段生态修复与治理项目已列入《楚雄州水利枢纽建设发展战略规划(2019—2025)》,规划中包括了:一是龙川江干流、青龙河、河前河、苍岭河、紫甸河、西静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用于改善河道水体污染情况。二是青山嘴、九龙甸等22座水库开展水源涵养及生态修复,并建设3.63平方公里湿地。通过取水坝将河水截流进引水渠,在引水渠上设置沉砂池,改变水流速度、方向,使水进入人工湿地,增加河水停留时间及自净能力。三是围绕紫甸河流域生态环境功能和水质保护目标,为切实解决好河湖库渠在管理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楚雄州河长办公室依托技术单位组织编制了《楚雄州九龙甸水库“一河一策”方案》,楚雄环境保护局编制了《楚雄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规划实施楚雄市生态市建设等29个项目,总投资199亿元。其中,以饮用水源地保护和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为重点深入开展的集中式水源地保护建设工程、九龙甸水库水源地农村环境连片环境整治,总投资5928.19万元。
2. 制定水土流失治理规划。“十四五”期间,州市水务部门在紫甸河流域内规划了两个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一是“新房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项目”,计划投资78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平方公里;二是“九龙甸水库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程”,计划投资155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平方公里,随着“十四五”期间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的实施,紫甸河流域的水土流失会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3. 加强断面水质监管。一是加强断面水质监管,及时分析水质断面数据,发现水质异常及时预警,确保水质稳定。二是污染治理项目监管,促进项目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下步我们将继续提升河道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城镇河道发展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品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打造河道干净整洁、防治水污染、河道畅通、环境生态、水体美化的建设目标,坚持造管并重、优化环境总体思路,努力将紫甸河河道建设成为生态良好、水清景美的生态河道。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感谢您对彝州水利事业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2021年9月22日
(联系人及电话:张 燕0878—3103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