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笔者走访了大姚县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初礼堂。翻着一份份多年征集到的文字、照片等大姚县抗日战争历史资料,初礼堂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大姚县直接或间接伤亡人口1772人,社会财产损失难以计数,广大人民群众为国家和民族的存亡赴汤蹈火,流血牺牲,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翻阅资料,聆听初礼堂的讲述,大姚县在抗战期间的历史事件、英烈人物事迹又浮现在眼前——
宣传抗日,激发斗志。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国抗日的消息不断传入大姚。在中共云南省工委的领导下,大姚在昆明、楚雄、镇南等地读书的爱国青年学生和各界进步爱国人士纷纷回到家乡,宣传抗日主张。在中共地下党的推动下,大姚县成立了大姚县抗日救国后援会,组织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宣传“全民动员抗日救国,守土抗战人人有责,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枪出枪,有粮出粮”。学生赶排许多节目,演唱“好男要当兵,好铁要打钉,好男当兵打日本”等别开生面的歌曲。形式多样的抗战宣传,调动了广大民众捐款、参军、出工、交粮的积极性。
千余壮士为国捐躯。抗战开始后,云南迅速组建60军,由军长卢汉率部开赴抗日前线。同时省政府颁发征兵令,在各县征集新兵。大姚县应征从戎者500余人,闻风赴义者又有500余人。大姚县第一批出征的500余人中,仅在台儿庄战役中就牺牲了455人。新中国成立后,大姚人民没有忘记为国为民牺牲的英烈们,在白塔公园内重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让烈士气壮山河的浩气光辉永照人间。
出工送粮支援前方。大姚人民在捐钱救国、参军抗日的同时,还起早贪黑,加紧生产,积极多产粮食,支援前方。抗战期间,大姚人民用野菜杂粮充饥,省下粮食以作军粮,男挑女背送到楚雄、禄丰、普棚等兵站,一路历尽艰辛,风餐露宿,虽然吃尽苦头,但支援抗战的决心矢志不渝。
抢修公路,支援抗战。1938年,为了运送军队和战备物资,省政府决定抢修西祥公路(四川西昌至云南祥云)。次年测量完毕,省政府把任务分派给各县,云南段289.39公里,楚雄境内198公里。大姚县的任务是南从江尾(姚安地段)北至江头(与永仁接头),全长68公里。任务下达后,大姚县共出普通民工8460余人,另加铁匠、木匠、石匠、伐木、解板、烧石灰、烧红土的等能工巧匠共1万余人。民工自带粮食,用锄头、十字镐等简陋的工具,风餐露宿,不分昼夜,开山修路,于当年年底提前完成任务。省公路局以“大姚民工完成任务快,质量好”给予嘉奖。随后,大姚修路民工又去援助永仁县江头至拉古一段工程,几千人奋战在江底河两岸施工。1941年,大姚县又征集民工3000余人,协修滇缅铁路。大姚民工到达修路指定的孟定、腊戍、畹町等地,开始了异常艰苦的修路工作,有198人永远长眠在那里。滇缅铁路虽未修通,但大姚民工流下了鲜血和汗水。1943年,大姚民工在修筑抗战机场——云南驿机场时,遭日机轰炸,268人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