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州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通过打造“爱国拥军志愿服务单位”、开展“楚雄拥军行动”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拥军企业及社会组织的作用,持续掀起社会化拥军热潮,形成“党政领导、军地互动、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双拥+”工作格局,全州尊崇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的氛围不断浓厚。
“双拥+制度” 构建社会化拥军大格局。州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专题召开全州双拥工作推进会,印发《楚雄州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工作方案》,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双轮驱动”,全面开展“满怀忠诚讲尊崇、百业千行共拥军”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双拥工作,并主动做好协调服务。社会拥军企业及社会组织在州县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民政局和工商联指导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和传播辐射作用,引领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参与拥军优属工作,形成拥军工作合力。
在落实惠军项目方面,我州制定了“确认、升级、公示”的“三轮筛查”管理机制,确保各项拥军、惠军工作落地见效。同时,把公信力、影响力、生命力作为行业纳入惠军清单的基本原则,采取定期抽查、征集社会反馈等方式,对违规违诺者采取警告劝诫、取消授牌等措施并向社会公布。推动全州社会化拥军由传统拥军向规范拥军转变,形成服务对象有范围、有认证,拥军单位有条件、有标准,授牌流程有程序、有监管。
高位推动社会化拥军宣传教育工作,在全域全媒体开辟“楚雄双拥潮”和“双拥鱼水潮”栏目,在双拥公园、双拥主题街,各单位以及商场、户外LED显示屏滚动播出拥军优属公益宣传片和宣传语,让双拥工作和拥军故事登报刊、上电视、进广播、见标语,切实发挥媒体媒介的大众宣传效益,形成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人民群众踊跃支持的完整社会化拥军格局。
“双拥+企业” 推动社会化拥军大发展。在政策支持和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我州不断拓宽拥军范围、深化拥军内涵,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优先优惠优质服务,逐步形成涵盖商超购物、餐饮住宿、医疗康养、文化旅游、交通出行等多行业的社会拥军网,构建广泛参与、良性合作、互利共赢的社会化拥军矩阵,让拥军崇军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更加牢固。
全力推动楚雄拥军行动,在全州遴选393家“爱国拥军志愿服务单位”,开展多元化、个性化的特色拥军服务,推出拥军游、拥军购、拥军行、拥军医、拥军学、拥军岗、拥军贷等项目,兑现服务承诺600余项——爱尔眼科在全州开展“情暖老兵·守护光明”活动,惠及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806人;挂牌成立“军人驿站”17家,在全省率先实现现役军人免费入住、退役军人享受折扣的服务承诺;成立“拥军食堂”15家,让“8.1折”成为“拥军食堂”的标配;全州全部景区实现对全国优待证持证人免首道门票;彝人古镇打造“拥军一条街”,军人军属购物一律9折优惠;公交公司为驻楚部队开通公交专线,牟定、南华、姚安、大姚、双柏、禄丰凭优待证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一桩桩好事实事,使拥军崇军的内容更加充实、形式更加丰富、成效全面彰显。
“双拥+服务” 打造社会化拥军大品牌。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部队,我州为部队量身打造“双拥+订单式服务”,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难事专办的原则,坚持拥军工作优先议定,经费优先保障,问题优先解决。
每年拿出一定数量事业岗位面向随军家属实施定向招考,军人子女入幼儿园优先安排到公办幼儿园入园,并在报考普通高级中学、高等学校时予以优待,通过解决好驻楚官兵福利待遇、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后路、后代、后院”问题,为军人和军属排忧解难,进一步提升了军人职业的荣誉感和幸福感。
通过“双拥+志愿服务”,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依托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开展义诊、帮扶解困、文艺演出进军营等志愿服务活动。在了解到驻楚某部队训练任务重、单身青年数量较多的情况后,州双拥办与州总工会联合举办军地“双拥+鹊桥会”,为部队官兵和地方优秀女青年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
我州还将双拥和国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推出了“双拥+老兵讲堂”“双拥+红色影院”“双拥+校外辅导员”等一系列“双拥+国防教育”精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