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华县针对家里有“一老一小”实际情况,将群众的就业技能需求放在稳就业工作首位,通过综合分析全县就近就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需求,整合各类培训资金,开展“家门口”技能培训,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学技能、增本领,为增收致富增添底气。
“今年我家种的红花全部卖完,比去年增收2000多元,黄精和白及也增收,一方面是受价格提升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得益于南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中药材种植技能提升培训。以前,在种植管理和采收加工方面技术不够、产量不高、收入不理想,通过参加培训,技能得到了提升,收入也得到增加。”马街镇沙坦郎村委会中药材种植农户李银付说。围绕企业用工需求,瞄准劳动力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方向,及时摸清劳动力输出意愿、就业倾向、培训需求等基本信息,通过南华县零工市场推送就业政策、招聘信息,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务工宣传,做好劳务输出供需和本地用工需求对接,确保全县劳动力经过技能培训合格后应转尽转。
通过“群众点菜、人社上菜、机构送餐”形式,围绕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结合劳动力的培训意愿,以岗前培训、务工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等内容开展引导性培训,确保全县法定劳动年龄内每个有培训意愿的劳动者能免费参加1次以上培训。以中药材种植培训为例,南华县结合“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中医(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培训一批中医(民族医)药育种、种植、栽培管理、采收加工、品质鉴定等复合型技能人才,中药材种植农户不断增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根据不同群体特点,分类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等,优化就业服务与技能培训衔接。同时,根据用工企业实际需求开展农民工订单、定向、定岗培训,促进技能培训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使培训资金最大限度发挥效益。
近三年来,南华县共组织各种培训13436人次,培训实用技术20多个工种,其中民族刺绣及服装缝纫类培训4200人次;农业技术类培训2100人次;培训各类中药材种植能手3190人,培训中药材种植指导员198人;菌类食品加工及其他实用技术类培训3946人次。通过培训,使不能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到毗邻乡镇种植养殖农业合作社、彝绣加工工厂和服装加工车间做零工,每天能收入100元至1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