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要闻 >> 楚雄动态 >> 正文

全州经济半年报“出炉”——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同比增长5.7%

发布日期:2025-07-29 09:11:46 来源:楚雄统计微信公众号 作者: 点击:[]

今年以来,全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州党委、政府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比较优势、特色优势、后发优势推动“三大经济”,加快推动政策效应释放,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内需潜力不断激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我州实现生产总值(GDP)987.6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7.67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93.96亿元,同比增长4.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85.97亿元,同比增长7.3%。

农业生产稳中向好

夏收粮油稳产丰收

深入贯彻落实“三农”工作决策部署,锚定“特色农业强州”目标,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全州夏粮稳产丰收,特色经作产业提质增效,农村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上半年,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4.63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5.31亿元,增长5.4%。全州夏粮播种面积131.45万亩,增长0.7%,产量26.06万吨,增长1.9%;全州冬油菜播种面积43.69万亩,增长0.4%,冬油菜籽产量7.67万吨,增长1.3%;全州蔬菜产量185.63万吨,同比增长6.9%;鲜切花、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作物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4.9%、7.6%和20.0%。

工业生产稳步提升

制造业增速扭负为正

坚持主攻工业、大抓产业,扎实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不断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效。上半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0%;自2024年5月起持续负增长13个月的制造业增长0.1%,首次实现正增长;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1.0%。从三大板块看,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21.2%,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个百分点,其中风电、光伏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增长30.7%,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3个百分点;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9%,拉动规上工业增长0.3个百分点;非烟非能工业增加值下降2.1%,下拉规上工业1个百分点。从行业面看,全州33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6个行业累计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为48.5%。从主要行业增长情况看,以绿色硅为代表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0%,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7个百分点。传统行业增势向好。全州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上半年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2%、14.6%、27.0%和21.8%,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长6.8个百分点。

电力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绿电”占比稳步提升

抢抓“双碳”战略机遇,加快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建设,新能源快速投产并网的红利持续释放。上半年,全州全社会发电量136.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5%。其中,火力发电量3.58亿千瓦时,增长15.4%;水力发电量52.24亿千瓦时,增长10.7%;风力发电量26.62亿千瓦时,下降15.7%;太阳能发电量53.94亿千瓦时,增长101.6%。发电量中清洁电力比重为97.4%,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电力消费方面,全州全社会用电量56.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2%,其中,工业用电量37.56亿千瓦时,下降0.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58亿千瓦时,增长6.8%;第二产业用电量39.13亿千瓦时,下降1.0%;第三产业用电量9.18亿千瓦时,增长4.4%。

服务业经济持续向好

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服务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新动能成长壮大,新业态蓬勃发展,服务业对全州经济发展继续发挥稳定支撑作用。上半年,全州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6%,拉动经济增长3.7个百分点。其中,营利性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4%、6.7%、5.3%、7.7%和6.1%。企业生产经营增势良好。1-5月(错月指标),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3.8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重点行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7%。规上服务业21个行业大类中,有17个行业营业收入保持2位数以上的增长。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475.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39.9%。流通性服务业稳中向好。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7.9%、17.2%、33.0%。居民服务需求有效释放,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3.4%和31.2%。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5+6”重点产业稳步发展

深入实施产业强州战略,以突破工业、做优农业、做强服务业为取向,全力推进“5+6”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初步测算,上半年,楚雄州“5+6”重点产业实现增加值541.91亿元,占GDP比重为54.9%,比上年同期(可比价计算)增长5.9%。对全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5%,拉动GDP增长3.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5个千亿级重点产业实现增加值325.65亿元,占GDP比重为33.0%,占“5+6”重点产业比重为60.1%;6个百亿级重点产业实现增加值216.26亿元,占GDP比重为21.9%。彝绣产业实现增加值1.75亿元,增长10.9%;食用菌产业实现增加值7.99亿元。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

以旧换新商品销售持续向好

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成效持续显现,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市场活力有效激发。上半年,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08亿元,同比增长4.5%。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全州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5.04亿元,同比增长4.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2.04亿元,同比增长3.5%。从消费类型看,全州实现商品零售293.04亿元,同比增长4.2%;餐饮收入54.05亿元,增长6.1%。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日用品类和书报杂志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5.9%、11.9%、16.8%、10.8%、9.5%。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增势良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5.3%、4.8%。汽车消费回暖明显,新能源汽车销售6月份增长34.2%,上半年累计增长7.9%。线上消费平稳增长,全州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3.27亿元,同比增长2.7%。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重点行业支撑有力

坚定不移抓产业、抓项目,着力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加快步伐、优化结构、提升质量,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上半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4%。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6.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8.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0%。从重点领域看,随着新型储能产业项目建设的加快推进,多个储能电站投产运行,储能项目集群已经覆盖全州8个县市,成为稳投资、促增长的重要支撑。全州工业投资、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8.9%、6.1%,民间投资下降7.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41.2%、67.3%和59.6%。从11个重点行业看,能源工业、旅游业、水利、房地产等多行业投资快速推进,成为拉动全州投资稳定增长的关键。其中,能源工业投资增长68.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2.9%,水利投资增长15.9%,旅游业投资增长23.8%。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

金融市场运行稳健

上半年,全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0亿元,同比增长7.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3.32亿元,同比增长1.7%。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州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达135.3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8.1%。其中,教育支出29.30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38亿元,卫生健康支出21.51亿元,农林水支出33.89亿元,住房保障支出4.78亿元。金融市场运行稳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6月末,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919.30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378.98亿元,同比增长10.8%;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713.24亿元,同比增长9.3%。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

上半年,全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86元,同比增长4.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51元,同比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35元,同比增长5.9%。

总的来看,随着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显效,经济增长居全省首位,全州上半年经济运行保持向上向好态势,经济回升的有利条件正在逐步累积。但也要看到,预期偏弱、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

下一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州党委、政府安排部署,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快动能转换,提振市场需求,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不断巩固全州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