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hhszfxxgk-/2023-0214002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统计局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23-02-14 08:58:02 文  号:
标 题:
楚雄州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分析

楚雄州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分析

2022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在中共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持续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州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呈现出经济加快恢复、结构不断优化、运行质量提高、民生持续改善、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的发展态势。

一、2022年全州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2022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1763.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增速高于全国(3.0%)3.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4.3%)2.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全州经济总量迈上1700亿新台阶,为推动楚雄州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争先进位取得好成绩

一是“四高于”如期完成。2022年,全州生产总值增长6.7%,高于全国(3%)3.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4.3%)2.4个百分点,高于滇中五州市平均水平(4.82%)1.88个百分点,在滇中仅低于曲靖市(曲靖8.1%、楚雄6.7%、玉溪4.3%、昆明3%、红河2.1%),高于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平均水平如期完成。

二是“两提升”全面实现。2022年,全州生产总值总量占滇中五州市的比重为9.54%,比2021年(9.29%)提高0.25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为6.09%,比2021年(5.92%)提高0.17个百分点。

三是“两进位”已经达到。经济总量在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的位次预计为第6位,较上年(第7位)提高1位;在全省16个州市的位次为第5位,较上年(第6位)前进了1位,实现了“两进位”目标。

)产业发展加快恢复

一是农业平稳发展。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8.9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8%,增速与红河州并列全省第2位。粮食获得丰收,全州粮食总产量129.25万吨,同比增长1.61%;畜牧业持续向好,全州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34.1万吨,同比增长7.52%。

二是工业快速发展。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增速高于全省(7.7%)6.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其中:烟草制品业增加值5.6%,非烟工业增加值增长17.3%。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1%,制造业增长17.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7%。从重点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8.3%、22.9%、17.1%和87.8%。从关联支撑指标看,工业用电量为59.18亿千瓦时,增长23.4%。

三是三产平稳增长。全州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663.07亿元,增长3.1%。规模以上服务业保持平稳增长,全州纳入GDP核算的74户规模以上重点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58亿元,占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达37.8%,同比增长23.1%;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16亿元,增长29.9%;文体娱乐、信息服务等行业快速发展。

)三驾马车稳步前进

2022年,州委、州政府和各级各有关部门科学应对、精准施策,稳增长、促消费、扩投资,有效对冲了下行压力,为全州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投资快速增长。全州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7.5%,高于全省(7.5%)10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1%,非房地产投资增长21.9%;产业投资、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全面增长,分别增长23.5%、59.7%和11.7%;11个重点行业增长14.9%。

二是消费运行平稳。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2.54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高于全省(1.0%)4.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城乡消费全面增长,城镇消增长3.6%;乡村增长13.5%。餐饮和零售总额全面增长,餐饮收入增长9.7%,商品零售增长4.7%。

三是外贸小幅增长。全州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34.15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出口总额127.82亿元,增长0.7%;进口总额6.32亿元,增长30.4 %。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一是从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成为全州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全州三次产业结构从2021年19.4:42.0:38.6调整为2022年18.5:43.9:37.6,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提高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了1个百分点。

二是从三次产业的贡献率看。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3%、66.9%和18.8%,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96个、4.49个和1.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继续引领全州经济增长,是推动全州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发展质量难中求进

一是财政收支小幅下降。全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76亿元,自然口径下降5.7%,增速比全省(-14.4%)高8.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位。其中:税收收入42.82亿元,下降23.8%;非税收入44.93亿元,增长22%;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17.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3.74亿元,同比下降4.5%,增速比全省(1.0%)低5.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2位。

二是金融持续运行平稳。12月末,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557.47亿元,同比增长7.88%,增速比全省(8.48%)低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299.41亿元,同比增长12.0%,增速比全省(9.55%)高2.4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

三是企业效益有所好转。2022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85.67亿元,同比增长26.1%;实现利润总额93.63亿元,同比增长48.6%。

)重点产业加快发展

一是重点产业发展加快。2022年,全州重点产业增加值1280.7亿元,增长7.2%,增速高于全州GDP在(6.7%)0.5个百分点。“2+5+3”重点产业增加值占全州GDP的比重达到72.63%。

二是重点产业全面增长。重点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两位数的是,先进装备制造业、旅游文化产业、石化产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分别增长85.9%、12.1%、10.7%、10.2%;重点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个位数的是,烟草产业、冶金产业、新材料与绿色能源产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业、商贸物流产业、新兴服务产业,分别增长4.9%、6.5%、9.5%、6.0%、4.1%、4.8%。

)城乡融合加快推进

一是县域经济健康发展。2021年度全省“县域经济10强县”楚雄市位列第1位,元谋县、姚安县、永仁县、双柏县进入“县域跨越发展先进县”名单,GDP百亿级县达到8个,县域争先进位你追我赶格局加快形成。

二是“美丽县城”和特色小镇创建成果持续巩固。城乡绿化美化工作全面启动,创建省级绿美乡镇10个、绿美村庄8个、绿美河湖23件,累计有457个村荣获“省级森林乡村”称号。元谋和永仁被命名为“云南省美丽县城”,全州美丽县城达5个。

三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加强。全州林草有害生物常发区监测覆盖率达100%,“中国·楚雄——绿孔雀之乡”“中国·双柏——绿孔雀家园”等创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民生福祉继续改善

一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出台支持高校毕业生到楚雄就业创业10条政策措施,新增城镇就业6.5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9.92万人。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920元,同比增长4.2%,增速高于全省(3.1%)1.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28元,同比增长7.2%,增速高于全省(6.7%)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实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三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取得新成效。截至2022年底,全州10县市共创建了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8个,省级示范县市单位1587个。全州民族团结和睦,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继续增强。

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产业基础有待于进一步夯实

在我州的经济发展中,产业发展不足,发展速度不快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是在重点行业中的部分产业优势不明显,占GDP的比重较低。冶金产业增长6.5%仅占GDP的3.8%,新材料与绿色能源产业增长9.5%仅占GDP的3.1%。二是“欠发达”的基本州情没有根本改变。2022年全州GDP仅占滇中的9.54%,经济总量占滇中5州市的比重较低。三是县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县市间人均GDP最大相差3.6万元。

(二)财源基础有待进一步筑牢

一是非税收入占地方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较高。2022年非税收入44.93亿元,占地方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51.2%;二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达5%,比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16.8%,低11.8个百分点,比云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6.7%,低1.7个百分点。加快税源培育,保持财政增长已刻不容缓。三是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持续负增长,“保三保”压力更大。

(三)三产短板有待进一步补齐

一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贡献率和拉动力分别比上年回落。2022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7.6%,比上年(38.6%)下降1个百分点。二是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结构失衡,支撑三产稳增长的基础不牢。第三产业中的批零住餐、交通运输、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六大行业中,交通运输、金融、房地产、营利性服务业等4个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都在5%以下,占三产比重分别为12%、8.2%、10.6%、13.4%。由于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支撑较弱,导致我州三产增长乏力,严重影响了GDP的增速,第三产业发展短板较为明显。

三、下步工作建议和措施

2023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局起步之年,全州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稳经济、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大抓产业发展,持续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在千方百计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上下功夫,积极扩大有效需求,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奋力推进楚雄现代化建设开局起步中走在滇中发展的前列。

(一)紧盯目标持续稳增长。全力支持生产企业发展生产,加大项目开工建设力度,要千方百计抓好一二三产业发展,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是紧盯目标任务,压紧压实责任。将《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相关牵头部门和具体责任部门,确保各项基础指标支撑全州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确保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二是加强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和预判预警。继续落实好经济运行五个主题制度,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抓好监测调度,及时发现经济指标运行的苗头性问题,强化部门协调配合,确保工作措施落实到位,问题解决到位。三是强化运行保障。要切实做好水、电、油、安全生产等基础工作,为企业开工投产、达产提供坚实保障,关注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二)筑牢产业基础稳增长。要全面完成2023年的目标任务,关键是要有产业的支撑。为此,要抓实产业发展,形成一二三产共同发力的格局,才能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一是第一产业要稳中有进,切实抓好农林牧渔生产。二是第二产业要稳中有升。工业方面,加强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为新开工项目创造便捷条件,加快工业项目投产效率,形成更有支撑力的新增量;持续培育壮大优势企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紧紧抓住龙头企业、重点行业,切实解决阻碍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三是第三产业要补齐短板。继续加快推动发展批零住餐、房地产、金融业、邮政通信业、商务服务业、文体娱乐业、公益性服务业发展。

(三)夯实重点产业稳增长。一是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业再上新台阶。二是加大绿色硅、绿色钛、绿色钒钛、绿色铜等重点产业培育力度,形成产业集群补链强链发展。三是加快培育石化、现代物流、新兴服务业3大成长性产业。四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乡村旅游、健康旅游、绿色旅游等新业态,持续打造“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绿孔雀之乡”4张世界级名片。通过大抓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强做大经济总量。

(四)构建高质量发展稳增长。一是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千方百计培植税源、财源,确保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不断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三是努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数量、质量双提升,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四是持续保护好生态环境,持续推动绿美楚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