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hhszfxxgk-/2022-0218011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统计局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22-02-14 17:04:13 文  号:
标 题:
楚雄州2017年至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

楚雄州2017年至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

2017年以来,州委、州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及省委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推进“十三五”规划各项工作任务,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州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产业转型加快推进、内外需求更加协调、基础设施日益改善、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增强。实现了“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2017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一)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一是经济总量逐年增大。经济总量从2016年的846.72亿元发展到2021年的1608.12亿元,增加761.38亿元,年均增加152.28亿元;经济总量(GDP)在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排名从2016年的第11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7位,晋升4个位次,在全省16州市中排名一直保持在第6位。全州人均GDP从2016年的30948元,发展到2020年的56433元。

二是经济发展速度平稳。2017年以来全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2017年至2021年全州GDP增速分别为10.8%、10.2%、9.1%、6.0 %、11.2%,年均增长9.4%;全州GDP年均增速高于全国(6.0%)3.4个百分点、全省(7.5%)1.9个百分点。

三是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6年的73.64亿元发展到2021年的93.06亿元,增加19.42亿元,年均增加3.88亿元,年均增长4.8%;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2016年的235.21亿元发展到2021年的297.06亿元,增加61.85亿元,年均增加12.37亿元,年均增长4.8%。

(二)产业转型加快推进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从2016年的19.2:38.0:42.8调整为2021年的19.4:42.0:38.6,第一产业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4.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类型由2016年的“三二一”型调整为“二三一”型。

二是非公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由2016年的347.53亿元发展到2021年的780.33亿元,年均增长9.8%;2021年,全州非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8.5%,比2016年(46%)提高2.5个百分点。

三是重点产业不断壮大。随着重点产业的发展,全州经济增长后劲不断增强。2021年,全州“2+5+3”重点产业增加值1090.56亿元,其中:烟草产业增加值124.98亿元,冶金产业增加值59.73亿元,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增加值92.51亿元,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54.81亿元,新材料与绿色能源产业增加值45.55亿元,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60.49亿元,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业增加值350.06亿元,石化产业增加值14.63亿元,商贸物流产业增加值167.04亿元,新兴服务产业增加值135.75亿元。十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占全州GDP的比重达到67.8%。

(三)内外需求更加协调

一是有效投资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规模均超过1000亿元,年均增长17.0%。农业投资、能源工业投资、数字经济投资、水利投资、生态环保投资等重点领域投资近几年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其中,2021年分别比上年增长24.6%、109.4%、211.8%、49.6%和85.89%,均高于全部投资增速。

二是线上线下消费加速融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6年的298.77亿元发展到2021年的609亿元,年均增长9.7%。网络零售额消费加快发展,2021年全州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销售额1.13亿元,比上年增长52.5%。

三是外贸进出口总额快速发展。全州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16年的5.1亿美元发展到2021年的20.38亿美元,年均增长31.9%。

(四)基础设施日益改善

一是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全州公路通车里程由2016年19056.09公里发展到2020年的21824.99公里,比2016年增加2768.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由2016年的339.4公里发展到2020年的546.1公里,增加了206.7公里;一级公路2016年的68.61公里发展到2020年的158.78公里,增加90.17公里; 铁路营业里程达603公里,其中高铁146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目标,全州交通路网体系日益完善。

二是信息通信水平提高。全州邮政业务总量由2016年0.98亿元发展到2021年的3.58亿元,增长了2.65倍。2020年全州通邮、通电话行政村比重达100%,互联网宽带用户达 76.9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240.11万户。建成了覆盖城乡、技术先进的通信基础网络。

三是城市化发展加快。全州常住人口城市化率由2016年的40.7%发展到2020年的44.82%左右,比2016年提高4.12个百分点左右。随着城镇综合整治能力的不断加强,2021年,全州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全州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35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18%;美丽县城和特色小镇创建正在加快推进。

(五)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一是绝对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2020年5月1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楚雄州武定县脱贫摘帽。至此,全州7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5个贫困乡镇退出、644个贫困村出列、33.4万贫困人口脱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实现了整州脱贫。

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主要污染物减排效果明显,水气土各项监测指标持续稳定达标。全州森林覆盖率由2016年65.86%发展到2020年的70.01%,提高了4.15个百分点。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称号,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市)8个,美丽县城3个、特色小镇1个。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2021年,全州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达92%,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9%,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达98.1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4.5%。高等学校由2016年的2所增至3所,在校学生由1.68万人增至2.59万人。

二是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2021年,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0个,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1个,文化馆11个,乡镇文化站103个,博物馆8个。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9.7%和99.72%。全民体育与竞技体育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健身强体的体育运动和锻炼中,城乡居民国民体质合格率明显提高。

三是实施健康楚雄行动。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州医疗卫生机构数由2016年的1759个增至2021年的1784个(含村卫生室),同期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由14627张增至17844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由14155人增至20010人,执业医师由3904人增至5527人。人民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卫生应对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提升,保护了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七)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增强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21年,全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152元,比2016年增加12952元,年均增长7.6%。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392元,比2016年增加5211元,年均增长9.4%。随着全州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惠农政策的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6年的3.18:1降低到2021年的2.93:1。

二是就业和社保水平明显提升。2021年参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5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251.51万人,参保率达94.54%,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增至2021年的11.33万人 、27.48万人和9.4万人,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同时,不断完善因病致贫的医保制度和救助体系,逐年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使低收入群体能够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二、全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欠发达”仍然是我州的基本州情

一是经济指标总量小。2021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 1608.12亿元,仅占全省(27146.76)的5.9%,总量居全省16州市第6位,比大理州(1632.99亿元)少24.87亿元,比昭通市(1462.06亿元)多146.0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06亿元,占全省的4.08%,总量居全省16州市第6位。

二是人均指标水平低。2020年,全州人均GDP 56433元,高于全省(51975元)4458元,低于全国(72447元)16014元;2021年全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4252元,高于全省(40905元)1247元,低于全国(47412元)5260元;2021年全州农村常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392元,高于全省(14197元)195元,低于全国(18931元)4539元。

(二)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够牢

一是产业发展不充分,产业基础有待于进一步夯实。在我州的经济发展中,产业发展不足,发展速度不快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加以解决。烟草产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业、商贸物流产业、新兴服务产业4个增加值上百亿元的重点产业中,有3个产业增速低于GDP增长。其中:2021年烟草产业仅增长4.0%、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业增长8.6%,新兴服务产业增长10.2%,分别比GDP增长11.2%速度低7.2个、2.6个和1个百分点。同时部分重点产业优势不明显,占GDP的比重较低,如:石化产业仅占GDP的0.9%,先进装备制造业占GDP的3.8%,新材料与绿色能源占GDP的2.8%,冶金产业占GDP的3.7%,旅游文化产业占GDP的3.7%。

二是财政税收增长乏力,财源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2017年至2021年全州经济年均增长9.4%,比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4.8%,高4.6个百分点。同时,2021年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的5.8%,分别低于全省(8.39%)2.59个百分点、全国(17.71%)11.91个百分点。加之,新的重点支撑产业还正在培养,导致财源增长缓慢。

(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依然存在

一是城镇化水平不高。2020年全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4.82%,低于全国(63.89%)19.0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50.05%)5.23个百分点,分别低于昆明市(79.67%)34.85个百分点、玉溪市(53.82%)9个百分点、怒江州(52.35%) 7.53个百分点、曲靖市(49.03%)4.21个百分点、德宏州(48.94%)4.12个百分点、红河州(47.7%)2.88个百分点、丽江市(47.65%)2.83个百分点、版纳州(47.07%)2.25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化水平不高。2020年全州工业化率达24.49 %,低于全国(30.81%)6.3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2.26 %)2.23个百分点;分别低于曲靖市(27.8%)3.31个百分点、玉溪市(35.8%)11.31个百分点、红河州(24.95 %)0.46个百分点;高于昆明市(19.68%)4.81个百分点。

三是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2021年楚雄市、禄丰县GDP分别占全州的35.04%、14.83%,其余8县仅占50.13%;2021年楚雄市、禄丰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占全州的29.8%、10.3%,其余8县占38.2%,州本级占21.7%。

三、对楚雄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建议

(一)大抓产业发展,着力夯实经济跨越发展的基础。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产业培育、产业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建设上,突出主导产业,打造全产业链和供应链,打造产业集群,构建“2+5+3”迭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实体经济,建设产业强州、质量强州。一是大力突破工业。着力构建绿色硅光伏、绿色钛、绿色钒钛、绿色铜、清洁能源五条全产业链,打造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推进新型工业化。二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打造“一县一业”示范县、特色县,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构建“科研+种养+加工+流通”的绿色食品全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生产科技化水平,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三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着力建设“一中心四走廊”,推进旅游业态创新,做特康养旅游,做深文旅融合,做活特色夜游,做强数字赋能,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康体休”功能,培育健康生活消费热点,创建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四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推动农业数字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发展电子商务,推进旅游要素全面数字化,高标准打造云南省电子商务示范州。

(二)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一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多渠道增加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二是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落实以县域为单元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的要求,科学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推进村容村貌整治,把乡村建成令人向往的美丽家园。三是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州内一体、昆楚一体、滇中一体、与周边州市一体发展步伐,形成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中心城市为区域核心、县城为基础支撑、特色小镇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三)大力推进“五大枢纽”建设,加快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一是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推进县域高速公路“互联互通”、铁路“补网提速”、水运“提质延伸”工程建设。二是加快水利枢纽建设。实施“兴水润楚”行动,加快推进滇中引水、小石门大(二)型水库等23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继续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建一批中小水源工程,提升城乡供水保障能力。三是加快能源枢纽建设。建设“风光储充放”一体化基地,推进电网、油气管网建设,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加快天然气管网布局,深入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推进储能电站建设。四是加快数据枢纽建设。推进4G网络补短板工程,加快5G、产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传统基础设施“数字+”“智能+”升级行动,建设“楚雄云”数据中心。五是加快商贸物流枢纽建设。加快推进大通道大物流的建设,以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产业,完善城市、城际、城乡、乡村高效配送网络。

(四)加强环境保护,打造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全面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高质量打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先行示范区;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继续打好蓝天、绿水和净土保卫战,努力打造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

(五)加快融入发展,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巩固提升“十三五”建设取得的成果,通过开展挖掘、传承、保护各民族文化精髓,不断提升和充实新时代中华文化;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加速促进民族融合发展,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高质量打造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过去的五年,全州上下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全州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未来五年,楚雄州将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坚持高质量发展,努力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