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1/2017-1102013 公开目录:2017年政协提案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7-08-01 10:34:36 文  号:
标 题:
对州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298号提案的答复

对州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298号提案的答复

农工党楚雄州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楚雄州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保护的提案》已交由我委研究办理。感谢你们对楚雄州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所提提案对加强楚雄州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现根据楚雄州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保护工作作以下答复:

一、楚雄州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成就

1982年,根据党的民族政策及毕摩在继承和发展彝族文化中的作用及其在彝族群众中的地位,楚雄州民族事务委员会报请中共楚雄州委批准,于1982年召开首次毕摩会议,充分肯定了毕摩在继承和发展彝族文化上的历史作用。在此基础上,为毕摩平反,摘掉了“牛鬼蛇神”、“封建迷信职业者”等帽子,确认毕摩为“彝族古文化知识分子”。对精通彝文影响较大的张兴、施学生等破格录用,安排工作,调动了广大毕摩和彝族人民搜集抢救、翻译、整理彝文古籍的积极性。据此,楚雄州人民政府于1982年3月30日发出《关于彝文文献管理办法通知》,规定了抢救和保护彝文的具体措施,并成立了彝族文化研究室,1984年升格为所。1988年楚雄又召开第二次毕摩会议,此次历史7天的会议,搜集到彝文古籍34部,点校彝文古籍3部,录制磁带68盘,调查记录2万余字,拍摄制作毕摩祭祀活动录像资料。会后不久,楚雄州进行了大规模的彝文古籍普查。1992年,在时任州委书记的王天玺的关怀下,楚雄州举办了古彝文培训班,王书记亲自到班上讲话,激励彝族同胞勤奋学习,多掌握彝族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让彝文走向世界。就是在这培训班上,杨凤江老师把自己的授课与彝文字集结合起来,引起了时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白显云的注意,决定编辑楚雄州第一部彝文工具书,最后报请州委同意,同意编辑楚雄州第一部彝文工具书《彝汉字典》,1995年火把节期间,《彝汉字典》正式出版,并在州委礼堂举行了隆重的发行会,同时,该书荣获第六届云南图书一等奖。2003年12月2日至7日,楚雄州举办了第三次毕摩座谈会暨毕摩文化培训班,此次会议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楚雄州在贯彻国家古籍规划领导小组“救人、救书、救学科”的精神过程中,召开的第三次全州毕摩座谈会。此次培训对象是楚雄州十县(市)具有一定毕摩文化功底,实践经验丰富的资深毕摩,共计50人,年龄最大的79岁,最小的34岁,是一次老中青相结合的毕摩盛会,更是一次彝族六大方言毕摩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观摩的高规格的培训。在各位毕摩的倾力支持下,培训班不仅学习了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民族理论和有关领导的重要讲话,而且还亲自参与了《中国彝族六大方言毕摩祭祀礼仪》和《彝语文跟我学》的拍摄工作,共拍摄了东部方言的“祭山神”、“献药”、“指路”、“泼土”、“祭火神”;中部方言的“祭土主”、“请毕摩祖师”、“祭马樱花神”、“踩犁头驱白虎”;南部方言的“驱邪除魔”;东南部方言的“祭龙”;西部方言的“叫魂”、“新居垫土”;北部方言的“招魂”、“找灵牌”六大方言十五场毕摩祭祀礼仪,同时还拍摄了十四场毕摩个人特长表演。使许多濒临消失的毕摩文化得到了及时的抢救。从诸多方面来看,毕摩文化的示范意义、导向作用也得到很好的体现。这也是一次楚雄州积极培育和开拓文化市场,大力发展毕摩文化产业的大胆尝试。此次座谈会率先在全国彝区发放了毕摩证书。这些有证书的毕摩回去后,每逢活动,都把证书亮相在活动场,引起了许多年轻人的关注,许多年轻人纷纷拜这些有证毕摩为师,使楚雄州的毕摩文化得以良性发展。

从50年代至90年代以至跨入新世纪之后,楚雄州的彝语文工作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阶段。其间发生了几件大事。1987年,省政府以云政办函下发了(87)41号文件,批准了在全省范围内试行第一批规范彝文,楚雄州积极响应,先后举办培训班5期,学员122人,为做好推广工作,在做好这些点上工作的同时,逐级向基层推广,先后在牟定、南华、双柏举办了云南规范彝文培训班6期,学员达300余人,在此期间依靠州县培训的骨干分批分期举办了16个彝文扫盲班,学员达400多人。1989年楚雄州民委与楚雄州教委共同研究,在大姚县昙华中心完小,牟定新房完小、龙虎完小,永仁维的完小等开办彝汉文教学实验班,初步打破了彝族文字不能进校,进校会影响教学质量的观念,大大促进了彝族语文工作的开展。至2010年,全州各地举办省规范彝文扫盲班20余期1464人次,先后举办彝文、彝族礼仪、酒歌培训班30余期,培训人员4000余人。

同时,州民委根据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深入民族地区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并从不断变化的情况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及时向州委、州政府提出了关于加强民族语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州委、州政府的重视和支持。1986年1月23日,批准在州民委设立民族语文科,1995年8月,组建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局,机构改革“三定”方案中,内设“民族文化语文科”,1996年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成立了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语言文字研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的基本任务,即:(一)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楚雄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以及党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二)制定我州彝族语言文字研究工作规划、措施。(三)发掘、整理彝文古籍。(四)组织实施和协调我州彝族语言文字研究、编译、教学和应用等各项工作。从此,楚雄州切实推进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把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工作的重点,致力于民族优秀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编辑出版。率先第一家完成国家民委课题《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彝族卷》楚雄州部分。并在全州范围内征集到珍贵的彝文典籍35部。1992年,楚雄彝文书法研究会成立,积极开展彝文艺术的研究和创作,先后参加全国、全省彝文书法创作展览活动10余项,创作彝文书法作品300余件,其中送展作品150件次,获奖作品30件次。2003年7月12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楚雄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关于“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等有关规定,楚雄州民委与楚雄电视台联合开办了“彝语文跟我学”电视栏目,该栏目于7月12日正式开播,每周一期,内容设置为每期学彝语文三句话。考虑到楚雄州的方言因素,栏目以中部方言为主,当中部方言无法表述时,则根据彝文作标志性彝语处理。授课时,由主持人用清晰的彝语教观众学三句话,再利用多媒体的电视插入三句话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同时,插播与此节内容相关的彝族文化知识——彝族宝典,最后根据三句话的内容播出一首彝族民歌。节目由州彝语文办公室负责制作彝语文三句话,后期拍摄由电视台完成。栏目在全州范围内开播后,深受广大彝族同胞的欢迎,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认为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新时期彝语文工作的一个创新。可以说,当全国的民语文工作走向低谷之际,楚雄州的民语文工作正方兴未艾。为了让观众加深学习,不断学习,我们把每年播出的50期“彝语文跟我学”内容进行精选,编辑出版“彝语文跟我学”精选版,发放到民族地区,供观众进行观摩学习,此举引起社会的关注,许多外国人争相到州民委索取精选版进行学习,相关的部门也纷纷学习精选版。2008年,由楚雄州民委报送的彝文典籍《尼苏》入选国务院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并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国家珍贵古籍特展”。从而填补了楚雄州没有国家一级彝文典籍的空白,随后楚雄州又有一批彝文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使彝文古籍的保护传承工作得以稳步健康的发展。

为了给双语文教学提供保障。我州积极配合省民语委,先后选调10余人参与六年制小学语文课1—6册的编译工作。我州彝族教师先后编印了2种彝汉对照读物和乡土教材千余册。州彝文领导小组又编写出版《中国彝文书法选》(荣获第三届国际彝学会优秀图书奖)、《楚雄彝族辞典》、《彝文典籍精选》、《彝文识字课本》、《彝文正异字比较读本》各1万册,于1997年彝族十月年期间发行。之后又先后出版了《彝文大观》、《煌煌彝文》等书。

为积极开展双语文教学教研工作,《楚雄民族研究》、《楚雄彝学研究》开设了“民族语文”专栏,先后刊发双语文教学教研文章10篇。2004年,楚雄州民委与楚雄日报社在《楚雄日报》每周开辟《彝语文学习园地》专栏,此专栏的开辟,解决了“彝语文跟我学”无教材的难题,为了让电视教学更易让观众掌握,每周州彝语文领导小组提前把此周的电视内容刊发在报纸上,当报纸到群众手中时,正好是电视播出时段,这样,观众便可利用报纸结合电视学习。这样,电视成了观众的教师,报纸则成了观众的教材,这一方法,可谓是楚雄州的一项创举。同时,州教委、州民委与原楚雄民族师范学校联合创办的《楚雄师训》报辟出专栏刊登双语文教学教研文章和彝汉文对照读物,州民委与楚雄民族师范学校还进行了“关于在民族聚居地区开展双语文教学的紧迫性、可行性”课题科研工作。

悬挂彝文门牌是体现自治州民族特色和行使自治权利的一项严肃的工作,州人民政府分别下发了州政发[1990]54号文件和州政办[1995]47号文件,加强彝文的推广使用。根据文件精神,各单位使用的彝文名称须报州彝语文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翻译审定认可,此项工作由州彝语文领导小组,州民委、县(市)民宗局负责督促实施。至2010年止,全州的彝文门牌从州级机关悬挂到县(市)和乡镇,全州共悬挂标志性彝文门牌近5000块。悬挂门牌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我州的《自治条例》的有关规定,也符合国家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对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5年底,一个对彝族文化具有的划时代意义的时刻已经到来,楚雄州委州政府决定投资一千万出版《彝族毕摩经典译注》一百卷,并力促完成了楚雄古彝文软件的开发。目前有9448个古彝文字库的软件已通过验收,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彝族毕摩经典译注》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楚雄州的民族语文在“十二五”规划中正在进行时。对于正在发生和已发生的彝语文工作已经流传着太多的文字和影像。我们无意再去重复,只想为走向新世纪的彝语文留下一份真实的记录。

二、“十三五”期间,楚雄州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使命

(一)进一步夯实楚雄州彝族语言文字工作基础。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对处理好民族关系,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民族语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语言文字平等原则,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从有利于各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出发,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积极、慎重、稳妥开展民族语文工作,为维护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国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不辱使命,着力培养彝族文化新传人。2009年2月14日,人民日报社记者郭万盛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彝人文化的传承实验》一文,文中指出:“一种身份的焦虑感正发生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人身上。他们有着完全不同的社会身份。他们中间有小学校长,有政府官员,有深山中的老人,有研究机构中的教授,也有在外打工的年轻一代。他们不曾谋面,但不约而同地都有了相同的担扰,多年以后,年轻人还会认识彝族的文字吗?还会唱彝族历史的彝歌吗?彝族的刺绣、月琴等传统工艺会失传吗……这种担扰来源于山里的传统正在遭受现代文明的冲击,庇佑山寨的古树日渐减少,流行歌曲在替代山村民谣,西方的装束在取代民族服饰。如何在融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保留住民族的底色,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现实性问题。为了破解这个问题,从政府到研究机构再到民间,都在进行着答案的寻找。”《人民日报》真是一语中的,同时也向全世界真实的反映了楚雄州彝族的实情。作为政府工作部门的彝族语言文字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我们寻找的答案就是:重系古今纽带,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彝族文化新传人,为下一代搭建展示平台。为实现这一目标,具体的做法是:一是在政府机关的在职干部中,不定期地进行彝语文的培训,让领导干部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从而达到彝语文工作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目的。在武定县已开始试点,成效不错,今年准备在元谋试点。二是在彝族聚居区的中小学加设彝语文课程,从而实现培养彝族文化新传人的目的。目前,楚雄州已在七个双语教学点开展了少数民族双语文教学,民族乡的所有小学开展了双语教学,在中学民族班中开展了双语教学,全州所有学校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进头脑,民族教育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每年举办一期全州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暨双语教学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培训班。制定出台民族教育条例实施办法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推动民族双语教育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国家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及少数民族学生相关政策。广泛开展会说一句民族语言,会画一幅民族题材画,会唱一首民族歌曲,会跳一个民族舞蹈,会讲一个民族故事“五个一“活动。三是在楚雄特招彝文传承班,让那些掌握汉文知识,又懂得彝文知识的学生充实到彝族聚居的乡村,使彝族文化在彝区遍地开花结果,让那些尚不知道自己民族文化处境和意义的人们,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多方面受到教育,从而实现彝语文工作的借力谋发展。据此,楚雄州在双柏县特招彝文传承班,通过学习培训,对部分优秀的学员进行严格考核后,充实到基层,对特别优秀的传承人学员录用为国家工作人员,从事彝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工作。这对传统正在遭受现代文明的冲击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四是借鸡下蛋,建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数据厍,目前,我们与楚雄师院图书馆联合建立了彝族语言文字的部分数据厍,今年,我们想借助楚雄州图书馆的平台和设备,准备建立完整的彝族语言文字数据厍。并对全州的少数民族族语言文字进行普查。

(三)出台政策,为楚雄州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提供法律政策支撑。彝语文工作自然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我们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要有法律政支撑,据此,在云南省出台了《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后,楚雄州及时出台了《楚雄州实施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办法》,于2015年8月1日正式实施。这就进一步夯实了楚雄州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基础。

今后,我们将根据提案意见,完善我们的工作方案,明确我们的工作方向,依据《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和《楚雄州实施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办法》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积极、慎重、稳妥开展民族语文工作,积极推动楚雄州的少数民族语文工作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感谢你们对民族宗教工作的关心支持,恳请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楚雄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2017年7月31日

联系人及电话:王建芳 1357845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