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8-0725004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8-07-25 16:19:39 文  号:
标 题:
楚雄州2018年上半年四上企业全部单位从业情况分析

楚雄州2018年上半年四上企业全部单位从业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全州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州委、州人民政府的部署,强化措施,努力工作,积极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努力确保全州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全州呈现就业总体稳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和平均工资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一、四上企业全部单位从业人员和工资情况

(一)从业人数平稳增长

上半年,全州从业人员11.05万人,比上年同期(下同)增加0.40万人,增长3.75%。纳入联网直报“四上企业”统计范围的单位增加,去年同期四上企业全部单位1226家,今年增加至1314家,增长7.18%。主要增减行业变化情况及原因如下:

从业人数增加较多的行业是:一是州内高速公路、道路桥梁等工程项目正常推进,其他建设领域工程项目增加,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云南建投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搬迁入楚等作用,全州建筑业从业3.49万人,增加0.27万人,增长8.48%;二是全州各县市推进棚户区改造,住房刚需增加,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比去年同期增加24家,其中物业管理企业规模扩大,季内新增4家,全州房地产业从业0.78万人,增加0.15万人,增长22.96%;三是因医药制造业集群规模扩大、有色冶炼加工行业稳步发展、禄丰隆基单晶硅项目建成投产,全州制造业3.12万人,增加0.12万人,增长4.03%;四是因从业流动性受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的影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行业从业人数有所增加,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0.50万人,增加0.03万人,增长5.63%;住宿和餐饮业0.47万人,增加0.02万人,增长5.4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从业0.08万人,增加0.02万人,增长25.33%;五是新增入库文化娱乐业企业,文化体育娱乐业从业0.08万人,增加0.03万人,增长66.24%。

业人数减少较多的行业是:因批零实体经营发展下行和城乡居民网购快速发展影响,全州批零业从业人员0.95万人,减少0.15万人,下降13.58%。因武定1家公共设施管理企业主营业务发生变动导致水利、环境和公共实施管理类行业从业人数0.03万人,减少0.03万人,下降45.98%;

(二)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增长

上半年,全州四上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22.44亿元,增加2.50亿元,增长12.54%;从业人员平均工资20667元,增加1708元,增长9.01%。

增加较多的行业是:建筑业增加1.23亿元,增长23.84%;制造业增加0.40亿元,增长6.78%;房地产业增加0.40亿元,增长31.47%。下降较大的行业有:教育减少0.11亿元,下降62.46%;商务服务业减少0.08亿元,下降12.06%;批零业减少0.08亿元,下降3.95%;公共设施管理业减少0.02亿元,下降22.24%;技术服务业减少0.02亿元,下降34.09%。

平均工资增减明显的行业有:公共设施管理业增加6447元,增长42.5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增加5965元,增长32.5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4524元,增长14.80%。技术服务业减少7891元,下降31.70%;教育减少3755元,下降16.5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减少3054元,下降16.29%;住宿和餐饮业减少845元,下降5.22%。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行业平均工资差距较大

由于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知识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的差别决定着收入的差距。上半年全州平均工资较低收入的人群主要集中商务服务业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住宿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中,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相比,收入相差较多。目前全州最高收入行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是最低行业的2.5倍多。

(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偏低

全州四上企业全部单位中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为32.51%,与我州三次产业发展结构不相适应,特别是与培强做大第三产业和大力发展服务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三)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需求不稳定

全州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并且小微企业占大多数,这些行业季节性用工突出、行业门槛低、劳动力需求大,劳动强度较高、薪酬偏低,就业人员的波动和流动性较大。

三、对策建议

(一)健全完善合理的收入增长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的工资稳定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工资机制,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有效增加低收入劳动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比重,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作用

服务业具有劳动密集的产业特点,服务业快速发展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进一步加强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仍是今后促进就业必须面对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当前的科技进步、产业变革、集聚人才是推动社会继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潮涌,要积极发挥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带头作用,在稳定第二产业就业份额的同时,要着力提高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以结构的优化推动就业质量的提高。

(三)创新扶持创业的体制机制

创业是就业之源,具有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的各项政策,强化宣传,加强引导。完善政府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通过税费减免为创业者减轻负担;鼓励发挥各方资源优势,为创业者提供场地便利、创业孵化和跟踪服务;继续推进创业示范园区建设,健全评估机制,发挥创业引领作用;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的创业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完善扶持创业的优化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

备注: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及工资的统计范围:根据国家统计制度的改革,从2015年一季度起纳入统计监测的城镇单位包括:①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的法人单位)、②有资质的建筑业(有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资质的法人单位)、③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的法人单位)、④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的法人单位)、⑤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的法人单位)、⑥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的从业人员及工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