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要闻 >> 县市动态 >> 正文

武定县包山育菌激活林下经济

发布日期:2025-07-30 09:26:07 来源:楚雄日报 作者:李绍德 武学成 点击:[]

持续降雨过后,连日来,武定县的乡野林间,红葱、白葱、黄赖头、牛肝菌等野生菌纷纷破土而出。

一大早,村民就冒着绵绵细雨,来到猫街镇秧草地村包山育菌基地里拣菌子。基地负责人周庭银说:“2023年,我们租了3000多亩山林,从10多公里外引来山泉水,建成700余亩野生菌保育示范基地,并邀请云南省农科院赵永昌研究员到基地开展浇水、测温、保温等技术指导。今年雨水好,20多天,就采集白葱、红葱、青头菌、牛肝菌等100多公斤,已收入1万多元,预计今年收入突破10万元。”

在环州乡荞山村委会,村民们一大早就将采集的野生菌分级包装后发往昆明等大中城市。“荞山村委会以村集体方式包山育菌200亩,每年可产松茸500多公斤、牛肝菌2000多公斤、其他菌类1000多公斤,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多万元,真正实现了靠山吃山。”荞山村党总支书记李爱祥介绍。

武定县境内野生食用菌主要有干巴菌、松茸、鸡、羊肚菌、鸡油菌、铜绿菌、谷熟菌等品种,以数量大、品质好而闻名,野生菌产业也一直是山区群众农忙之余增收的重要渠道。全县按照科技引领、打造精品的原则,运用现代栽培管理方式,集中推广先进、成熟、实用的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科技成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科技示范基地3个。通过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技术,武定县较好地实现了对林下野生食用菌资源的科学、合理、持续利用。与此同时,全县野生食用菌产量、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2024年,全县野生食用菌产量达8113吨,综合产值达5.56亿元。

【 关闭 】